泰國開泰研究中心日前發布報告說,今年5月至7月泰國嚴重旱情造成的經濟損失預計不低于150億泰銖(約合4.9億美元),約占泰國國內生產總值的0.1%。
報告說,泰國自今年5月20日起正式進入雨季,但受弱厄爾尼諾現象影響,6月至7月降雨量比往年平均值低10%,導致水庫蓄水量下降。預計這種干旱狀況將持續到年底,殃及當地主要農作物水稻特別是已開始種植的雨季稻。
報告說,這僅僅是以雨季稻損失為主的初步評估,如果考慮其他農作物,經濟損失可能更高。
報告還指出,持續干旱將影響下一旱季(2019年11月至2020年4月)用于農業灌溉的水庫蓄水量。如果在旱季種植收獲的旱季稻、木薯、甘蔗等主要農作物受到蓄水不足影響,經濟損失將持續擴大,進而對農民收入、就業甚至中小企業造成不利影響。
目前泰國正遭遇近10年來最嚴重干旱。干旱少雨使當地河湖水位持續下降,湄公河泰國段水位降至10年來最低,不少水庫蓄水量也降至歷史低位。(汪瑾)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