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薯片。
據報道,這名青少年稱,他這樣的飲食習慣從小學就已經開始,在14歲時首次看醫生,稱身體疲倦。
當時,男孩沒有服用任何藥物,體脂比和身高正常,也沒有明顯的營養不良跡象。醫生當時發現他維生素B12水平低、貧血,給他注射了維生素B12,并提供飲食建議。
一年后,他出現聽力視力喪失的跡象,但醫生沒有找到原因。
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的報告顯示,17歲時,這名患者的視力已經惡化到失明水平,醫生診斷出維生素B12缺乏、體內銅和硒水平不足,鋅值超標,維生素D水平和骨密度下降。
報道稱,至此階段,男孩的視力受損已不可挽回。
布里斯托醫學院和布里斯托眼科醫院的研究人員,對此案例進行了研究,結論是該患者患有營養性視神經病變,視神經功能障礙。
據悉,這種病主要是由腸道問題或藥物干擾營養素的吸收引起的,很少完全由不良飲食習慣引發,因為在發達國家,食物稀缺的情況較為罕見。
布里斯托大學稱,如果及早治療,病情是可逆的,但如果不采取行動,可能導致失明。
研究主要作者、布里斯托醫學院和布里斯托眼科醫院醫生阿坦說:“這個案例突出了飲食對視覺和身體健康的影響,也說明了卡路里攝入量和BMI不是營養狀況的可靠指標。”
研究人員表示,在此案例中,不良飲食和礦物質攝入不足是導致視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他們警告說,如果以垃圾食品為食,營養性視神經病變可能會變得更加常見。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