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埃及特派記者 黃培昭 環球時報記者 邵一佳]在猖獗一時的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內部,有不少“女戰士”,她們當中,既有一身戎裝、手持AK47沖鋒槍在前線作戰的“巾幗英雄”,也有管理內務和雜事的后勤人員,而鮮為人知的是,她們中間還有專門負責實施酷刑的女警察。
據卡塔爾半島電視臺27日報道,兩名曾為IS工作、負責實施酷刑的女子在紀錄片《“伊斯蘭國”的女人》中講述了她們的故事。曾在IS大本營所在地、敘利亞拉卡生活的愛莎稱,她的丈夫已“殉道”,因缺錢生活,她只能為IS工作。經過3個月背誦《古蘭經》的培訓后,她正式上崗:“我所在的小組有10名婦女,3個被派到車上,7個被派到酷刑室。他們會選體型高大、有氣勢的女人,讓人一看就感到害怕。”愛莎和其他女性“執法人員”的一項日常工作是在街頭和市場巡邏,看到有婦女在街上走、沒有丈夫或兄弟陪同,或有婦女著裝不符合IS規定,就要逮捕她、帶回警局,有時一車三四十人,從來沒有空車而歸的情況。
這些被抓的女人會受到鞭刑,再被關押幾天,有的還要被迫購買六七千敘利亞鎊(約合人民幣100元)的規定服裝才能走人。“我們有次逮捕了一個涂指甲油的女人”,愛莎說,“他們用鉗子把她的指甲都拔掉了。”IS宗教警察的冷血無情不止于此,有孕婦在趕去醫院生孩子的路上因為沒有蒙眼被捕,并在警局因酷刑流產。
來自敘利亞代爾祖爾的45歲女子法魯克說,IS要求婦女穿寬松的黑紗袍,起初準許不必遮住眼睛,但是后來就要求“全身都遮住”,黑紗袍若為緊身或有亮片之類的東西都算違規。法魯克還透露,犯下輕微道德罪行的婦女將接受“咬刑”。有一次,她咬住一名被捕女子的胸口不放、不停地折磨對方,直到對方死亡。除了用牙齒咬之外,有時還會用電鉗。
中東媒體報道稱,IS很重視對女性的招募,在歐盟境內被判刑的IS武裝分子中有15%是女性,并呈上升趨勢。埃及《黎明報》稱,女性的作用不斷凸顯,一定意義上加大了IS的韌性,這也是IS雖不斷遭到國際社會的合力打擊和重創,卻難以從根本上被鏟除的原因之一。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