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俗話說:“知足者常樂”。的確,每一名黨員干部對待名利,必須要懂得“知足”,既要做到生活上知足,不為物欲所誘,不為人情所擾,要有“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云卷云舒”的人生態度。然而對待學習、工作等,知足未必常樂,要有一種“不知足”的態度,進而才能“知不足”,牢記為民務實清廉,多為黨和人民做貢獻。
“知足心就是平常心,勸告世人要在激情奔放里適當駐足凝眸,在喧囂紛亂中體味閑庭信步,勿忘返璞歸真的初衷情懷。有多少黨員干部因為貪欲而邁向深淵,最終受到黨紀國法的懲戒。對政治待遇不知足,因此野心膨脹,不守政治紀律,不講政治規矩,結黨營私,做“兩面人”;對生活待遇不知足,因此貪得無厭,大搞權錢交易,縱容家人利用其影響非法斂財。平心而論,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的政治待遇已經不錯,工資、住房、醫療等生活待遇也不低,完全能夠滿足基本生活需要。對此,應該感到很知足。
《禮記·學記》載文:“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這表明只有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才能自我反省。“知不足”更是一種態度,是對自我的剖析,是人固有的“自知之明”。黨員干部作為群眾的“領頭羊”,什么樣的黨員干部才是合格稱職的?就是學無止境、干無止境。有不少黨員干部,尤其是年輕的黨員干部,自以為頭頂高學歷的“光環”,便熱衷于“啃老本”,不愿意再繼續“充電”,對于自己的能力很滿足,結果當遇到困難和挫折時便無所適從,就是因為知足而阻礙了自己進步的腳步。所以,黨員干部要學會知不足,常懷“空杯心態”,敢于正視自己的“短板”,以不知足的進取之心和行動來彌補不足,繼而不斷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以更好地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更好地維護群眾的利益,做一個合格稱職的黨員干部。
知足者常樂,知不足者勇,不知足者進。黨員干部要善于看到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不斷加強黨性修養,只有了解自己,才能明確努力的目標和方向,牢記為民務實清廉,敬畏法紀,才能為天下百姓干出豐功偉績和人間壯舉。對待工作知不足、對待事業不知足、對待生活常知足,心無旁騖干事業,求真務實抓工作,才能不斷破解發展難題,才能不斷贏得組織和群眾的肯定,才能在奉獻中不斷書寫人生的絢麗篇章。( 林世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