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闖新路、敢于勝利、敢于突破,在提出“三敢”精神的黔東南,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體現出來的“三敢”精神,吸引了各級媒體的關注。
5月22日至23日,貴州日報副總編輯張興親自帶領該報5名記者到我州凱里、麻江、丹寨以及凱里經濟開發區等縣市區,深入工地、工廠、果園、茶廠等一線采訪。本報記者隨行采訪,再次感受到了我州在各領域克服種種困難,取得的巨大成就。
采訪團首先來到丹寨縣采訪,距記者上次采訪僅僅幾個月,金鐘開發區已拉開新城區和開發區大十字路網格局:當前金鐘開發區大十字基本形成,正在加大城南大十字建設力度,完成龍泉大道南段延伸2.86公里、金鐘大道西延650米,使城區可開發面積超過2.5平方公里。金鐘大道計劃在2012年6月30日前建成,金鐘大橋在7月份建成通車,年內完成沿線的綠化、亮化、美化工程。
在招商引資上,該縣敢闖新路,活化招商方式,促進項目落地,規劃建設園中園,延展鏈條,培育產業;靈活融資渠道,理順開發區管理體制。如今,以“現代企業生態城”為規劃建設目標的金鐘經濟開發區,涌動著生機勃勃的發展活力,彰顯著丹寨人奮力趕超的激情和干勁,令人肅然起敬,為之鼓舞。
踏足凱里經濟開發區,看到的是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深切感受到的是蓬勃跳動的發展脈搏……1萬畝削峰填谷造地工程全面推進,45.3萬平方米的農民集中安置新區正在搶時施工,白午境內320國道改造、鐮刀灣景區道路等60公里路網建設全面鋪開……
按照凱里——麻江同城總體規劃,凱里經濟開發區把城市功能布局為商業商務中心區、開發區核心區、裝備制造業區、民族藥業園區、電子信息與服務外包園區、電子科技產業園區、教育產業園區、休閑和創意文化產業園區、旅游和總部后勤區、州級綜合服務區、下司文化風情旅游區、濱江休閑區、無水港區、高端賓館酒店區等14個功能區。
功能定位為凱麻新城區主體、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城鄉一體化示范區、改革創新先行先試的試驗區。盛夏時節,在麻江采訪,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片郁郁蔥蔥的藍莓園,一串串剛結果的藍莓令人垂涎欲滴。據麻江縣相關負責人介紹,自2000年開始引種進行栽培試驗,2002年種植獲得成功,2006年進行產業化推廣,以石漠化綜合治理、鞏固退耕還林成果項目等為支撐,通過12年來的努力,到2011年底已發展藍莓種植基地近2萬畝。參與藍莓產業發展的境內外企業有17家,帶動300多戶農戶種植藍莓,受益農戶1000多戶,解決農民就業2000多人。今年掛果面積5000畝,實現產值3600萬元。
為解決種苗問題,麻江縣完成了貴州省林業攻關課題“美國藍漿果引種試驗研究”、貴州省科技廳攻關課題“藍漿果(藍莓)引種繁殖及早實豐產無公害栽培技術研究”等項目。《貴州日報》經濟一部主任鄧航在采訪結束后說,在黔東南采訪兩天來,欣喜地感受到經濟社會發展中黔東南干部群眾體現出來的敢創新路、敢于突破、敢于勝利的精神,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我們將按照走轉改要求,深入基層,謳歌時代精神。(黔東南日報 楊勇 盧秋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