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黃金周結束了,大伙也都回到了工作崗位上,面對擁堵的黃金周,有人歡喜有人憂。
據統計,“十一”黃金周,黔東南州接待游客人數158.85萬人次,綜合收入8.93億元,再創歷史新高。
不過,各景區也存在諸多不足,面對黔東南火爆的旅游,您有些什么看法?
下面小編就來為您盤點一下“黃金周”黔東南旅游熱與弊。
“十一”長假,中國式“黃金粥”景象在各大景區繼續上演,擁堵、滯留、排隊成為游客在這個長假談論最多的關鍵詞。專家認為,景區逢節必堵是旅游消費過度集中暴露出的產業發展滯后現狀,解決之策是加快中國旅游業由傳統觀光型向休閑型過渡升級。
景區節假日游客“超載”,還源于長期以來景區形成的“門票依賴癥”,門票收入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景區的經營收入。
隨著居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費水平提高,對旅游的需求逐漸由偶爾轉為常態,由觀光轉為休閑體驗,[詳細]
10月5日,記者從州旅游局獲悉,在國慶黃金周期間實行24小時值班,受理和處理各種旅游投訴和問題。截止到5日,共接到投訴案件16起,處理率為100﹪。
據了解,黃金周期間,我州總共出動執法人員300余人次,共檢查導游人員150余人次、旅行社30余家,查扣無資質的經理資格證一個,及時有效制止打架事件兩起,有效疏散人群上千人、疏通車輛1000多輛。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黃金周,鎮遠縣文明辦、旅游局推出了“微笑服務”,通過設置“微笑小屋”、“微笑窗口”等辦法[詳細]
“十一”黃金周,凱里苗侗風情園推出文化旅游大餐,其中包括:萬人苗侗長桌宴;銀飾刺繡旅游商品大促銷;“魅力凱里”書畫攝影展;黔東南非物質文化遺產影像展;大型苗侗風情歌舞劇《銀·秀》T臺表演;環風情園全國山地自行車挑戰賽(障礙賽);貴州茶藝文化展示;“品普洱茶,賞古典音樂”;苗侗民族歌舞表演;苗侗醫藥養生體驗;特色小吃評品鑒會;大型苗侗風情舞臺劇《銀·秀》。
除此之外,由黔東南州旅游局和黔東南、凱里市自行車協會主辦第三屆“我愛黔東南”全國百名自行車者騎游黔東南活動。[詳細]
黃金周前4天,共有855萬人游貴州。一些景區“出招”應付“人海車河”,其中西江苗寨推出24小時售票制。
這兩天,西江千戶苗寨景區迎來客流高峰。據當地旅游部門統計,前三天平均每天有1.5萬人涌入景區。部分未預訂到酒店的游客,不得不在景區外的農家過夜。
3日晚上20時左右,記者從西門景區離開時看到,仍有旅游大巴、自駕車源源不斷沿886線上山前往西門,景區大門口,目測有近千名游客在排隊買票,等待進入。景區工作人員稱,為了減少游客在路上滯留的時間,他們采取24小時售票制。[詳細]
據了解,此事發生后,黔東南州旅游局很重視,一名值班人員連夜趕到酒店處置此事,州旅游局執法部門的負責人隨后也趕到了現場。
旅游部門認為,酒店的做法確實存在不妥之處,便要求其按每個房間賠償320元的標準對黃先生及其同伴進行賠償,9個房間的賠償金額是2880元。
黔東南州旅游局負責處理此事的值班人員小龔告訴記者,酒店方的做法違約,根據誠信的原則以及相關法律規定,酒店應當按照多出房價1倍的數額(即每個房間賠償320元)對黃先生等24名客人進行賠償。[詳細]
(1)錦屏縣公路發轎車翻滾下坡 兩人遇難 10月2日,黔東南州錦屏縣三江鎮卦治村路段發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輛小轎車失控飛下卦治水庫,車上6人中4人僥幸生還,2人遇難,事故發生時該車超載1人。目前,事故原因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2)10月4日下午,一10多歲女孩掉入肇興景區的人工湖內。
(3)10月7日23時許,位于滬昆高速G60K1657+500處的牛巖山隧道內發生交通事故,事故中,三輛車追尾,造成5人不同程度受傷,交通中斷了2小時。[詳細]
10月9日,2013年“十一”黃金周西江景區工作總結暨表彰大會在西江召開。雷山縣委常委、縣文化旅游產業園區管委會副主任、縣委宣傳部部長韋通賢,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西江鎮黨委書記郭建強,縣政協副主席楊莉等出席會議。
會議就西江景區整治提升階段工作進行了通報和總結;并對“十一”黃金周期間西江景區優秀工作者進行了表彰。
“十一”黃金周期間,景區共接待游客11.28萬人,同比增長53.69%;門票收入837.87萬元,同比增長35.71%;旅游總收入1041.87萬元,同比增長46.84%[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