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江縣推進民族文化大發展惠澤百姓
多措并舉,保護和傳承原生態文化
一個經濟欠發達的邊遠少數民族縣份,是如何在文化上創造了驕人業績的呢?
翻開從江縣打造“侗族大歌之鄉”品牌的大事記,縣里一項項的措施躍然紙上:成立縣級原生民族民間文化開發領導小組,抽調一批熱愛民族文化事業、懂業務的年輕干部組成工作組,對全縣民族民間文化進行全面普查,深入挖掘整理民族民間文化資源;加大民族節日、民族服飾、民族歌舞、傳統習俗的保護、挖掘、整理和傳承力度,建立《從江縣民間歌師、戲師、民間藝人名錄》和《從江縣民族民間文化及民族節日名錄》等一系列資料目錄;開展侗族大歌進學校、進課堂活動。從1989年起,從江縣先后在高增鄉的高增小學、小黃小學、岜扒小學等學校開設侗族大歌課程,每班每星期安排一節侗歌課,聘請當地有名的歌師進行教學,做到班班教侗歌、人人唱侗歌。
為把侗族大歌打造成民族旅游知名品牌,從2004年開始,從江縣連續8年成功舉辦了8屆原生態侗族大歌節,促進民族文化旅游業的大發展,推介、宣傳優秀民族民間文化。2004年11月28日,在從江縣舉辦的首屆侗族大歌節上,小黃村1212名男女老少齊聚鼓樓前,同唱侗族大歌,其中年齡最大的80歲,最小的才5歲。這是從江縣有史以來規模最大、人數最多的一次侗族大歌演唱,歌隊由5個方隊組成,聲勢浩大,將侗族大歌的風韻表現得淋漓盡致。
借“多彩貴州”之風,努力營造歌鄉氛圍。從江縣成立民族民間文化傳播公司和旅游開發公司等產業化開發組織機構,具體負責產業規劃、旅游產品營銷策劃等。采取向上爭取一點,縣級財政出一點,社會捐一點的辦法,建立侗族大歌保護與開發基金。此外,還在全縣范圍內開展侗族大歌“四個一”活動:一是人人樹立從江是“侗族大歌之鄉”的理念,以熱愛侗歌、唱響侗歌為樂為榮;二是人人會唱一首侗歌;三是人人都有一套少數民族服裝,并且在節日期間或正式場合都要穿戴;四是人人都會跳多耶舞,在全縣范圍內營造人人愛侗歌,個個唱侗歌,夜夜笙歌的歌鄉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