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披露4萬億進展 1.18萬億投資安排過半
非常時刻。
在應對經濟危機的背景下,財政部一改往年財政預算下達上半年慢下半年快的慣例,在全年時間尚未過半的情況下,已安排和下達的預算內公共投資已經超過了全年預算的流程,其中2009年新增中央投資更是全部安排完畢。
財政部昨日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為期兩年4萬億元投資計劃中的1.18萬億元新增中央政府公共投資,目前已安排資金5915億元。
從1.18萬億元新增中央政府公共投資安排的時間序列來看,這一數據意味著2009年全年的新增中央政府公共投資已經全部安排完畢。
2008年四季度至2010年新增4萬億擴大內需投資中,新增中央政府公共投資1.18萬億元,其中:2008年四季度安排新增投資1040億元,2009年安排新增投資4875億元,2010年預計安排新增投資5885億元。
此前財政部部長謝旭人和財政部網站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5月31日,中央財政已累計下達2009年中央政府公共投資預算5620億元,占全年預算數9080億元的61.9%。
2009年中央政府公共投資預算為9080億元,其中包括此次4875億元新增中央投資。
從分項目來看,已安排5915億元的新增中央政府公共投資中農村基礎設施和民生工程、醫療教育文化衛生、自主創新和災后重建的進度較快,分別占已經安排新增中央政府投資的21.2%、11.9%、9.9%和33.8%。
在4萬億元中,上述四項占4萬億總投資的比重分別為9.25%、3.25%、9.25%和25%。
值得注意的是,在已經安排的5915億元新增中央政府投資中,投向鐵路公路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的僅460億元,占全部已安排資金的7.8%。
在全部四萬億元投資中,投向鐵路公路和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的資金為15000億元,占總投資的比例為37.5%,但是發改委和財政部并未公布1.18萬億元新增中央政府投資的結構以及有多少用于鐵路公路和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
專家認為,這可能是由于1.18萬億元新增中央政府投資主要用于非"鐵公雞"("鐵公雞"指鐵路、公路、機場)的保障性住房、民生工程、自主創新和災后重建等方面,而"鐵公雞"的15000億元投資大部分資金來自于地方和社會配套。
審計署日前發布的審計報告顯示,截至2009年3月底,審計抽查的1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335個新增投資項目,中央投資資金平均到位率為94%,其中有的項目按工程進度地方配套資金到位僅為48%。
大規模投資的迅速下達為前五個月的固定資產投資高增速提供了解釋。統計局的數據顯示,5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達到38.9%,創下2004年以來的新高,帶動工業增速和二季度GDP增速分別達到8.9%和約8%。
但是隨著大規模投資下達而來的是對于投資高增速是否可持續的擔憂,從統計數據來看,中央政府層面的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數額有限且安排接近尾聲,投資高增速能否持續,除了民間投資能否及時跟進外,將取決于地方政府的配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