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上海白領一頓午餐平均18.9元(圖)
盒飯
水果
甜點
調查顯示:虹橋午餐花費最高,人均26.8元 陸家嘴白領用餐最快,人均28分鐘
商圈白領午餐調查
陸家嘴
●西式快餐方便快捷即食,成了陸家嘴白領的首選(33.8%)
●外出就餐人數由原先的23.5%下滑至16.1%
●部分員工一周3-4次直接以餅干、面包等“果腹”
淮海路
●部分老板擔心影響工作環境,嚴禁員工叫外賣及帶飯,57.7%的白領不得不選擇外出就餐
●水果、零食充饑成了無奈選擇
虹橋
●周邊餐廳太貴,大多自帶飯盒
●或索性繞道東華大學,每天在高校食堂“蹭飯”
東方早報記者 李祎
昨天,記者從上海中醫大發布的一項華東區白領生活形態調研中了解到,上海白領平均午餐花費18.92元,虹橋白領午餐花費最高,人均26.8元,陸家嘴白領可用餐時間最短,人均28分鐘。
在陸家嘴上班
工作比午餐更重要
上海中醫藥大學通過對上海主要商圈CBD(淮海路、徐家匯、虹橋、南京西路、人民廣場、中山公園、陸家嘴、火車站、八佰伴、五角場、虹口、金橋/外高橋等)近3萬白領的生活形態進行連續性跟蹤調查,發布了《華東區白領生活形態調查研究報告》。
在陸家嘴上班,既自豪又無奈,問起對午餐狀況的看法時,任職荷蘭國際集團的蔣小姐開玩笑地表示,除了“狼吞虎咽”他們別無選擇。
金融危機對以金融為主的陸家嘴白領影響頗深,高薪的客戶經理不但收入嚴重下跌,并且時刻面臨裁員危機。原先悠閑的一至一個半小時外出就餐時間,也被自覺自愿地縮減至半小時以內,調查顯示陸家嘴白領午餐時間人均小于28分鐘。
根據調研數據顯示,西式快餐由于方便快捷即食,成為了陸家嘴白領的首選(33.8%),外出就餐人數由原先的23.5%下滑至16.1%,甚至有部分員工一周有3-4次在會議中忽略午餐,直接以餅干、面包等零食“果腹”。
采訪中,許多白領表示,相比工作,午餐其實并不那么重要。
在淮海路上班
半數被逼“集體走餐”
對于在淮海路上班的白領來說,在外面吃飯真的很浪費,一個最簡單的盒飯都要16元、18元,有的甚至20元、25元,盡管如此,超過半數(57.7%)的淮海白領仍不得不選擇外出就餐。究其原因,是由于老外老板覺得飯菜味容易跑得滿辦公室都是,明令禁止員工帶飯或叫外賣,大家被逼“集體走餐”。
在淮海路香港廣場某外資單位工作的李小姐郁悶的是公司地處繁華地段,吃飯免不了等電梯、排隊,往往一等就超過半小時,于是水果零食充饑成了無奈之選。
在虹橋上班
只敢工作吃不起飯
在外國人聚集的虹橋一帶寫字樓里上班,任職智利駐外商務處的包小姐雖然月入7000元有余,但是仍堅持自帶“隔夜飯”。因為以虹橋地段最多見的日韓系餐廳為例,午餐一頓最便宜的人均也要上百元。還有很多臺式、港式的餐廳,一道“蜜汁叉燒飯”或者“蜜汁雞腿飯”平均20-30元。雖然公司有飯貼,但是遠不夠外出AA餐。
包小姐說,一般公司都配有茶水間,身邊的同事大多自帶飯盒,需要時只要把便當放在微波爐里轉一圈,或者索性繞道東華大學,每天在高校食堂“蹭飯”。相對價格昂貴的快餐,自家盒飯和高校食堂飯菜更經濟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