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網融合試點城市變局 黑馬入圍緣于政府推手
廣州、成都、重慶均未入圍,取而代之的是綿陽、長株潭和廈門。
對于剛公布的三網融合試點名單,很多業內人士坦陳,除了出乎其意料,綿陽和長株潭地區這兩大“黑馬”的入圍讓人大跌眼鏡。
因為,這兩個地區并不符合6月12日國務院三網融合協調小組內部下發的《三網融合試點方案》中提出的試點條件。
與其他入圍城市的移動通信、數字電視和寬帶用戶數量均達百萬量級相比,綿陽、株洲、湘潭等地僅區區15萬-20萬戶的寬帶和數字電視用戶規模,以及幾乎為零的IPTV和手機電視用戶,顯然無法讓落選的廣州、成都等地服氣。
然而在試點城市的選擇從廣電、電信爭奪轉為地方政府為主體的博弈后,作為國內400多個中小城市的代表,以及中部崛起和西部大開發典型意義樣本的綿陽和長株潭,其入圍又具有樣本示范意義,
有廣電專家指出,其實試點名單既考慮了平衡廣電和電信利益的因素,還考慮了地方經濟發展、終端企業支持,三網融合已經跨越了兩大部委的爭奪,而轉變為一場由地方政府、終端企業、運營商充分參與的多方博弈。
這場還未拉開大幕的大戲,劇情正變得越來越復雜。
黑馬入圍內幕
根據本報記者獲得的《三網融合試點方案》,其中對于試點城市的條件主要有5個:一是有線和電信網絡要具備承載三網融合試點的條件,即有線網絡完成雙向改造和電信網絡完成寬帶升級改造;二是有線電視和寬帶用戶達到一定規模;三是確保三網融合后的網絡信息和文化安全;四是試點地區政府要支持試點;五是優先考慮已經開展IPTV和有線互聯網業務的城市。
“從這5大條件來看,在西部試點重慶和成都入圍更為合理,而在中部只有武漢符合條件!睆V電專家吳純勇認為。然而三網融合協調小組最終選擇了綿陽和長株潭,顯然這不是根據客觀的網絡和技術條件來選擇,而考慮了更多的政府因素和硬件商的需要。
根據調查機構格蘭研究的報告,綿陽只有20萬有線用戶和27.3萬互聯網用戶,株洲也只有25萬有線用戶和19萬互聯網用戶,湘潭為18.3萬有線用戶和18.5萬互聯網用戶,都可以說是試點城市中的“羽量級”選手,均未達到《試點方案》中的入圍標準。
《試點方案》還提及優先考慮廣電、電信已合法開展雙向進入業務的城市,比如說已開展IPTV業務的城市。
但據記者了解,綿陽雖然已經基本了完成了數字電視數字化整體轉換,但未開展有線網絡的雙向改造,寬帶業務也剛剛起步,而且當地的電信公司也沒有開展IPTV業務。而長株潭的IPTV用戶到2009年底也只有3500戶,從這些網絡條件來看其成為試點城市顯然有些意外。
對此,綿陽市信息產業局局長趙德均表示,“綿陽的勝出其實與政府的早準備是有關的,我們今年4月就完成了《綿陽市三網融合實施方案》,此外綿陽在科研和產業支撐上有特殊的保證,其中有中物院、西科大等大型研究院所的技術支持,并有長虹、九洲等企業的產業支撐!
據介紹,綿陽是國內規模最大的有線電視寬帶網絡系統研發生產基地,國家軍轉民示范基地、空管系統科研生產基地、中國最大的數字視聽產業基地之一,是我國最早致力于數字電視產業發展的城市,也是中國最早進行DVB機頂盒產品開發的城市。
顯然長虹和九洲等硬件制造企業成為綿陽入圍試點城市的重要原因,就如青島成為試點城市與海爾、海信等企業的支撐同樣密不可分。
長虹集團新聞發言人劉海中表示:“從目前來看三網融合的主角應該是政府和電信、廣電運營商,但是三網融合對于終端產品制造企業中長期的拉動是很重要的,而擁有龐大終端支撐的區域也就具備更好的三網融合基礎!
中國數字電視主編包冉表示,“此外作為汶川地震重災區的綿陽成為試點,也是國家政策向災區傾斜的原因,此外作為老三線城市和唯一的國家級科技城的綿陽,其研發基礎也領先于其他城市!
長株潭地區的勝出也有特殊的原因。長株潭是我國內地第一個城市群區域規劃,吳純勇認為,長株潭城市帶作為國家中部崛起戰略的焦點區域,與湖北武漢存在著競爭關系,而在三網融合試點城市的爭奪上雙方也爭奪激烈,在湖北和湖南以省為單位申報方案被否后,武漢和長株潭方案就成為主導。
400中小城市的“樣板”
對于此前沒有IPTV和有線互聯網寬帶業務的綿陽和長株潭地區,此次試點給當地的運營商提供了機會,而當地政府也對三網融合也制定了規劃。
綿陽市三網融合試點申報材料中提出,在未來兩年的三網融合試點中,綿陽市將充分運用三網融合對電子信息產業的強大需求,大力發展信息內容產業、信息服務產業、關鍵技術產業、關鍵設備器件產業等,到2015年實現三網融合產業超1000億元。
趙德均則表示,“長虹、九洲是綿陽三網融合重要的推動力量,其中長虹在數字技術和互聯網應用技術領域,以及在數字電視、數字家庭、移動多媒體等產業化方面,能夠為三網融合提供大量的終端產品和技術支撐;九洲集團則在新一代廣播電視網絡系統方案和產品做出貢獻!
而在長株潭地區的廣電運營商電廣傳媒也提出了自己的擴張計劃。電廣傳媒董事、副總經理,湖南有線總經理曾介忠表示,估計用1年的時間,長株潭100萬有線電視用戶將全部完成機頂盒“全雙向”升級,到明年6月開通點播互動電視,而在升級后長沙等地的有線互聯網接入速率將提高到10M以上。
曾介忠告訴記者,為了確保三網融合試點工作順利推進,湖南省政府成立了專門的領導小組,負責協調三網融合相關工作;支持湖南有線電視網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對長沙國安網絡公司和湘潭國安網絡公司進行資產整合,建立與三網融合相適應的運營機制。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入圍城市既有北京、上海這樣的有線和寬帶用戶都超過300萬戶的一級城市,也有深圳、杭州、南京、青島、武漢、大連這樣的有線和寬帶用戶都在150萬戶左右的二級城市,而綿陽、廈門和長株潭則是用戶規模在百萬以下的三級城市。
廣電總局科技司有關人士表示,“這樣的試點選擇是為了以后復制推廣,比如是北京的試點可以在廣州等地推廣,而武漢的試點則可以在其他省會城市推廣,而綿陽的試點則可以在全國400多個中小城市推廣。”
記者了解到,之前各地尤其中小城市的廣電運營商,對于電信運營商主導的IPTV業務是持堅決抵制態度的,這些廣電運營商也是反對三網融合的中堅力量,而在綿陽和長株潭試點則是三網融合能否真正成功的關鍵。
不過中廣互聯的研究報告則指出,電信運營商因其全國一體化,一地的試點經驗可迅速在全網復制推開,而廣電運營商依然條塊分割,就算完成了各省的整合依然有30多家主體,一地試點的經驗在其他地區很難復制。
從相互封殺走到競合?
根據《試點方案》,在各地三網融合協調小組確立實施方案后,廣電總局和工信部將在近期向獲得試點資格的企業,如北京聯通、杭州電信、杭州華數、綿陽電信等頒發相應的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和信息網絡音頻視頻節目服務經營許可證,這是三網融合試點真正開展的前提。
然而,此前廣電在全國封殺IPTV、電信封殺廣電寬帶國際出口的情況是否還將延續?雙方以往的政策壁壘究竟如何消融?
“試點方案中的試點地區,原則上有一家電信企業可開展IPTV傳輸業務,并取得信息網絡音頻視頻節目服務經營許可證等相關牌照,這一點已非常明確。”廣電總局科技司有關人士表示,但對于非試點地區的IPTV管理政策似乎還不明確。
據記者了解到,非試點地區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當地電信企業尚未開展IPTV業務,第二種是已開展。預計對于目前尚未開展IPTV的非試點地區,應該不允許啟動;而對于已開展的,又分為經當地廣電部門批準和未經批準的兩種。
“此前已經獲廣電批準的地區如果沒有進入試點名單,是否也可繼續發展用戶?如果不再繼續發展,是否能繼續為已有用戶提供IPTV服務?未經批準的地區是否應立即停止發展IPTV用戶?”吳純勇表示,這些至今尚無明確的答案。
有電信專家則指出,IPTV是三網融合中電信運營商最主要的業務,如果非試點地區與試點地區在IPTV業務的管理方面差別不大,那么試點就變得毫無意義。
中廣互聯的報告指出,中國電信在各地獲得IPTV業務發展機會,在上海因為整體網絡優勢將成為主導性力量;深圳因地域市場潛力巨大呈現較大機遇,而其它城市在短期內都無法撼動有線公司的視頻業務地位,或因受制于城市整體發展潛力。此外,上述電信專家指出,綿陽、長株潭、廈門這樣規模的試點城市對于IPTV試點并無多大意義,因為其市場規模實在太小。
事實上,在失去IPTV和手機電視的內容播控權后,電信運營商對于三網融合的試點就不積極。
而對于已經臺網分離的廣電運營商來說, IPTV及手機電視的集成播控平臺是在作為播出機構的電視臺手里。與此同時,電視臺有自己的內容多渠道輸出、互聯網電視內容提供、網絡電視臺獨立發展等訴求,并未實現真正的臺網聯動,這導致廣電運營商對于試點同樣態度消極。
“三網融合試點已成為各地政府主導的行為!眳羌冇聞t表示,而政府主導的試點方向與模式如何才能保證與整個廣電行業的發展方向相一致是個大問題。
據悉,由于具體的試點細則要由各地政府經信委牽頭制定,這導致各地的試點模式很可能五花八門,技術選型、業務模式依然千差萬別,有專家擔憂這會令廣電下一步的統一運營變得更加遙不可期,有線網絡變得更加分散。
不過有廣電行業專家建議,廣電總局應加強與各試點地區政府的溝通,力爭使當地的試點工作與廣電行業的訴求相一致,包括技術平臺構建、雙向網絡改造技術的選型等等,都能夠在全國網絡未整合之前按照NGB的統一規劃進行部署。
格蘭研究的數據顯示,廣電整個有線行業2009年的收入是370億元,三大電信運營商加在一起則是8424.3億元,是有線行業的22.77倍,而12個試點地區的差距也非常懸殊。廣電要在三網融合中有所表現,除了利用政策傾斜優勢外,尋找電信運營商的合作突破口非常重要。
事實上,很多地方廣電跟當地移動已經展開合作,提供手機上的電視服務。比如,今年1月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高調推出旗下的新媒體全息跨界平臺——“中國時刻”(S1979.COM),旗下擁有互聯網門戶(WWW.S1979.COM)、手機門戶(WAP.S1979.COM)和數字電視頻道漾TV三大平臺,其中手機門戶主要是深圳文廣集團提供內容,借助深圳移動的回傳網絡,而廣東移動與廣東有線在廣東農村地區也有類似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