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香精造假泰國香米成潛規則 檢測標準缺失
經濟觀察報 記者 楊興云 近日,泰國方面頻頻向中國有關部門投訴:廣東等地以魚目混珠摻雜使假的方式生產假冒“泰國香米”,此舉嚴重影響了“泰國香米”的品牌形象,導致“泰國香米”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連續下滑。泰國駐華大使密秉日前表示,泰方正在尋求中方協助,加強對分裝泰國香米的質量監督和標識認證。此前,泰國駐廣州總領事館商務處處長胡麗麗曾對媒體表示:“在中國分裝的泰國香米,90%以上都是偽泰國香米。”
云南省社科院從事泰國研究的研究人員余海秋也透露,近期泰國商務部正與泰國駐華使館聯手,準備從源頭徹底調查中國境內的“泰國香米”造假情況。
“泰國香米”在中國市場的銷量處于持續下滑的狀態,曾經一度受人喜愛的“泰國香米”,正在經歷一個乏人問津的艱難時期。
遇冷
在位于深圳洪湖東路的沃爾瑪深圳旗艦店的香米銷售區域,記者看到,絕大多數前來購買大米的顧客都在選購國產大米,品牌五花八門的“泰國香米”備受冷落。
“一方面是價格,漲得太離譜;另一方面,牌子太多,真假難辨。”一位正在選購大米的顧客告訴記者,以前很喜歡“泰國香米”,經常會購買,但由于上述原因,現在一般都不買了,日常消費基本上是以國產大米為主。
記者看到,大包裝的“泰國香米”價格一般在5元/斤上下,而5公斤和10公斤的小包裝,銷售價則統統都在5.2-5.5元/斤之間。
記者從相關經銷商處獲悉,占據中國70%以上“泰國香米”的深圳市場,銷售持續下滑,從幾年前的年均銷售五六十萬噸,下降到目前不到10萬噸。
東莞是“泰國香米”銷售的另外一個主要市場。在這里,“泰國香米”的銷售同樣不容樂觀。原東莞市糧食局副局長,現任東莞市糧食協會秘書長的陳洪坤表示,以前,僅虎門一家大型糧油公司“泰國香米”年銷售量就有五六萬噸,現在整個東莞一年的銷量已經下滑到不足1萬噸。
東莞樟木頭南方糧油批發市場經理蔡煥元對本報記者表示,目前在市場內銷售“泰國香米”的經銷商只剩下3家,每天的銷售量只有幾噸,與整個市場每天幾千噸的大米批發量相比,其數量已經“微不足道”。
來自泰國外貿部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1日到7月15日期間,泰國大米出口總量(包括香米)比上年同期減少8.1%。
造假
泰國方面把銷量下滑的原因歸咎于“造假”。余海秋也向本報記者表示,泰國訪華代表團多次提到中國“泰國香米”造假問題,并具體提到廣東南海等地最為突出。
在知情人士的帶領下,記者日前以糧油經銷商的身份來到佛山的金珠三角糧油貿易中心實地調查,這里是廣東省最大的糧食物流中心。
在糧油貿易中心附近的一家糧油經銷店,得知記者前來打聽泰國香米的市場行情,姓李的老板上下打量記者后問道,要便宜的還是貴的?記者回答說,當然要便宜的,價位最好是在4元左右1斤的。
“按照現在的市場行情,泰國香米的價格每斤在5塊錢以上,巴吞米也要3塊以上,4塊左右根本不可能買到正宗的泰國香米。”李老板說。
李老板表示,如果記者堅持要買4塊錢一斤的泰國米,他也可以提供貨源,只是不必過于較真是否所謂正宗的“泰國香米”。
接下來,李老板拿出一個印著“泰國香米”的包裝袋說,這種米實際上是江西出產的香米,質量還不錯,價格每斤1.8元,非常暢銷。仔細一看,只見包裝袋上“泰國香米”的旁邊,用一行略小的字體印有“泰國良種,中國種植”,品牌的名稱為“瑞成”,大米的產地為江西省南昌市金惠糧油食品有限公司。
記者表示“香味太淡”。李老板說,要增加香味,有辦法解決。隨后他撥了一個電話,叫對方馬上到倉庫來。
不久,一位姓王,自稱是廠家銷售代表的小姐來到現場,向記者推銷泰國香米香精。
“泰國香米香精共有五個香型,香精的用量比例一般在0.07%-0.1%,使用之后,保證大米具有純正的泰國香米氣息。”王小姐說。她說廠里與李老板等銷售商一直是長期合作的伙伴。
針對記者擔心這樣假冒“泰國香米”,在銷售上會否出現問題以及會否被查處的問題,上述李老板說,“這種情況不僅在金珠三角糧油貿易中心,包括整個廣東,甚至全國市場都是普遍現象。”據他所知,目前相關部門并沒有“泰國香米”的檢測手段。
廣東省糧食協會一位人士向本報記者表示,根據他們的調查了解,泰國香米造假有幾種方式:由于考慮到成本等因素,一般泰國原裝香米出口中國時大多采用25公斤及50公斤的包裝,也有少量采用10公斤包裝,而一些進口商為了便于在國內市場銷售,往往將原包進口的“泰國香米”進行分裝,在此過程中,有部分商家就以泰國白米、巴吞米或國產米摻入“泰國香米”,以次充好,賺取高額利潤;其次是用外觀相似的江西“923”等長粒米冒充泰國香米,賺取一倍以上差價;再就是在白米上噴灑香精,使白米上散發出香米的氣味,冒充香米。
造假的風行與政府相關部門的監管標準以及監管手段的缺失有直接關系。
“我們現在根本沒有‘泰國香米’的檢測標準,甚至沒有這個檢驗科目。”東莞市質監局食品監管科科長馬鋒說。
泰國香米的全稱為“泰國茉莉香米”。根據泰國商業部2001年頒布了《泰國茉莉香米標準》,規定必須經過泰國官方授權的商檢機構按標準中規定的方法檢測,香米純度達到92%以上,才可命名為泰國茉莉香米。其他略帶香味的RD23、巴吞米,以及沒有香味的歌柯、初奴等品種,雖然外觀相似,但都屬普通泰國白米。
而據泰國商務部商品標準局局長介紹,要準確判斷其是否是正宗的“泰國香米”,必須參照“泰國香米”的DNA圖譜進行檢驗,一套檢驗設備價格通常需要上百萬美元。
價高
珠三角一帶的經銷商大多認為,“泰國香米”造假是銷量下降的一個原因,但不能完全歸咎于此。
“價格因素才是‘泰國香米’近幾年銷量連續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東莞唯一擁有大米進出口權的虎門糧食有限公司總經理鄧柏堅對本報記者說。
“與去年相比,今年的進口量及銷售量都至少下降30%以上。”鄧柏堅說,今年到現在,公司大概進口了6000多噸“泰國香米”,大部分都沒有投放到市場,其中4000多噸還儲存在倉庫里面,直接原因就是價格波動幅度太大,難以找到出手時機。
在虎門糧食公司花數百萬元修建、東莞唯一的大型空調倉庫里,記者看到,印有泰國香米標識的大米堆積如山。
“價格變化太大,每噸1000元進的,到貨時,市場價格可能又只有900元,等你900元賣掉,價格可能立馬又回升到1000元,因此只好先存放在倉庫里。”鄧柏堅表示。
通過鄧提供的海關進口單據,記者看到近幾年來進口泰國香米的價格上漲數據:2006年初每噸價格為475美元,年底為490美元;2007年上漲到每噸615美元;而在2008年,價格從年初的660美元升至780美元,2009年,價格漲到840美元,今年以來,則從年初的890美元一路攀升至現在的1000美元。
鄧柏堅的觀點得到了汕頭金源米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林欣華的認同。這位來自香港的老板表示,“我家里原來一直吃泰國香米,現在價格太貴,已經改成東北珍珠米。”
“近年來,由于在種植過程中受稻穗楊花雜交的影響,泰國香米深受品種退化、品質降低和香氣變淡的困擾,這也是泰國香米吸引力下降的一個因素。”林欣華說,“與此同時,近年來中國優質大米質量不斷提升,比泰國香米有著更好的性價比。”
事實上,泰國方面一直對中國大米對泰國大米出口的競爭抱有強烈的警惕。在此之前,泰國權威的私人經濟智囊機構——農民銀行研究中心曾經發表報告認為,由于中國也在加快研制類似于泰國香米的高質大米品種,自產大米的增長有可能滿足國內需求,并成為泰國在國際大米出口市場上的強大競爭對手。
競爭者
業內人士認為,越南大米也是沖擊“泰國香米”銷量的另一個競爭者。
“越南5%碎米含量的大米價格目前為每噸350-360美元,25%碎米含量的大米價格目前為每噸305-310美元,比泰國白米的價格要低很多。”林欣華表示,由于越南大米價格低廉,加之近年來品質有所提高,越來越多的香港進口商開始關注越南大米,其在香港的銷售量逐漸上升。
鄧柏堅也證實,深圳的一些糧食進口商今年以來也在嘗試進口銷售越南大米,預計數量會逐漸增加。
泰國大米出口商協會表示,今年上半年越南出口大米420萬噸。今年越南的大米出口目標為650萬噸。
有業內人士預計,由于泰國大米價格居高不下,加之泰銖與印尼盾之間的匯率又在升值,因此泰國大米的市場將會被越南大米逐漸蠶食,最終在2015年左右,讓出大米出口第一的位置。
事實上,泰國和越南的稻米出口量日趨接近,泰華農民研究中心估計今年上半年越南稻米出口超過340萬噸的預定目標。相反,泰國稻米出口量卻低于過去的月均出口量。此外,泰國的稻米出口量已經連續兩個月低于越南,為有史以來的首次。
或許是考慮到上述背景,泰國政府希望恢復與越南在大米方面的合作,以穩定大米價格。2009年2月兩國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
泰華農民研究中心預測,2010年下半年至2011年泰國稻米出口仍將繼續面臨問題。當印度恢復稻米出口后,問題趨向更加嚴峻,因為印度是泰國在非洲和中東地區稻米市場的重要競爭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