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河南農村走出的杰出儒商——記北京現代光明電器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偉
北京現代光明電器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偉先生。
李偉先生(左)接受商報網、央視網與人民網聯合采訪
李偉先生(右二)帶領大家參觀廠區辦公大樓
現代光明電器有限公司辦公大樓
北漂“海碰”
上世紀90年代初,經一位搞建筑的老鄉介紹,李偉懷揣25元人民幣從改革開放春風還未吹拂到的河南農村來到燈紅酒綠的大都市——北京。
那時的李偉,僅從外表來看,和別的進城“覓食”的農民工并無二致,甚至更顯“狼狽”。也許只有李偉自個兒心里明白:進城特別是來到北京絕不僅僅為了物質生活上的一點點改善。他并不魁梧的身材里藏著一顆堅強篤定的大心臟、醞釀著成就一番事業的大夢想。
來到北京的當日,除去車費和路上吃飯,李偉的身上已經所剩無幾。他卻作了一個完全讓老鄉意想不到的決定:用身上所有的“銀子”請大家一起搓一頓。吃過飯后,李偉就隨老鄉住進了簡陋的工棚。由于工地提供伙食,身無分文的李偉先生 一日三餐并不發愁。在周圍的老鄉、工友們看來,李偉是率真樸實的,出手卻難免過于“闊綽”,畢竟大家來北京都是為了討生活,不少人在背后甚至還背負著整個家庭的重擔。李偉并沒有考慮這么多,辛苦的工作之余他時刻準備著去抓住“掙大錢”的機會。
一個月后,李偉在老鄉、工友們驚詫、乃至略帶狐疑的眼光中結束了自己的“小工”生涯。不久,他即憑著自己“不見黃河不死心”的執著精神和筆下的一手好字考進了北京光明電器開關廠(現為北京現代光明電器有限公司)。短短的時間里,李偉完成了從農民、小工到國有企業正式工人的身份轉換。老鄉、工友們驚詫的眼神迅即轉為艷羨。當然,他們更不會想到,這一切僅僅是個開始。
以“文”起家
進入光明廠后,李偉像上緊了發條的鬧鐘一樣在時光的滴滴答答聲中不知疲倦的周而復始地工作、鉆研。僅僅一年后,他就被升任技術科長。幾年后,李偉又被任命為廠里的總調度,成了除廠長之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物,交際范圍、層面迅速得到了擴大和提升。
當年引薦李偉到北京的老鄉聽說他當上了國企的“大官”,非常高興。建筑工地的工友們也奔走相告。大家都覺得從此以后便有了依靠,堅信李偉將不負大伙兒的期望,在“仕途”上一路走下去。不過這次老鄉和工友們眼里的“大能人”、他們的驕傲卻讓大家伙兒“失望”了。1997年下半年,李偉來到廠里的業務部門做起了業務員。從高高在上的總調度到一名普普通通的業務員,老鄉和工友們、甚至不明內情的廠里領導都被李偉搞懵了,甚至有人以為他犯了錯誤被貶了“官” 兒。一時間,李偉從陽光燦爛的云端跌落至愁云慘淡的境地,壓力驟然膨脹。李偉心里的計劃卻格外明晰: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更明白自己在做什么。
事情還得從電器開關廠副廠長王山說起。自從李偉開始負責廠里的總調度后,由于工作的關系,經常到王廠長家去聊聊家常。也是機緣巧合,畫家葉嵐老師這段時間恰巧在王廠長家做客。雖然李偉只是高中畢業,但打小就特別喜歡我國幾千年留存下來的書法藝術。倆人自是談得分外投機,很快便熟絡了起來。就這樣過了一段時間,李偉在業余時間幫葉老師賣起了字畫。那段時間,他經常去北京飯店、21世紀飯店、琉璃廠甚至潘家園等一些高檔場所和文物收藏市場推銷葉老師的作品,結交了很多素質、層次都很高的人士。
那是一段異常辛苦的日子,不過被一股莫可名狀的情緒激蕩著的李偉并不覺得苦和累。相反,在推銷字畫的過程中,他感受到每天呆在辦公室所享受不到的樂趣并深受啟迪。提起那時的情形,李偉至今顯得意猶未盡,宛若往事歷歷在目。他至今還清楚得記得一位美國客戶。這位客戶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發燒友”,不僅娶了一個北京姑娘當媳婦,還時不時到琉璃廠、潘家園等地轉悠一番。他把李偉請到北京的一所星級大飯店里,指名要他手中的作品。開心地用完一頓難得的“大餐”,李偉成功地賣了厚厚一大卷作品給這位美國客戶。當把手里的美元兌換成人民幣后,竟有1000元之多。這對當時的李偉來說,算得上一筆“巨款”。由于李偉的勤快、踏實,客戶們對他都比較滿意。慢慢地在書畫圈子里、尤其是琉璃廠一帶的畫廊里積累了很好的信譽和一些名氣。他開始涉足古董收藏并在推銷其他書畫家作品的同時自己也拿起畫筆練起了繪畫(主要是裝飾畫)。路子越走越寬的同時,李偉也挖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正是通過書畫作品的一次次成功交易,李偉發現了自己做業務的“天分”并為此深感快樂;和高層次成功人士的頻繁接觸,更讓他感受到了事業上更大空間的魅惑力。他不再滿足于每天朝九晚五的辦公室生活,覺得自己是時候出去闖一闖了。
創辦企業
1997年下半年開始,李偉毅然決然地做了廠里業務員后,在半年不到的時間里就簽下了亦莊開發區國稅局辦公大樓、燕寶汽車服務有限公司等合計達80多萬的單子。要知道,在當時的開關廠里,1年能簽下50萬以上的單子就是一個相當棒的業務員了。轉眼到了2002 年,李偉的業務做得順風順水、業績蒸蒸日上。他在積累到創業資金的同時,建立了更為重要的廣泛的人脈資源。這個時候李偉感覺到時機成熟了,決心把在心中醞釀已久的想法付諸實施。
人生的又一次抉擇,李偉又一次選擇了風雨兼程的遠方。他義無反顧地離開了光明開關廠,組建了北京東方匯通電氣有限公司。這是一次戰略轉型與決戰,幸運的是李偉成功了。2010年,為了更好地擴大事業平臺,李偉將自己一手打造的東方匯通公司交由弟弟管理,自己則在收購北京現代光明電器有限公司(原北京光明電器開關廠)的基礎上完成了企業集團的初步戰略布局。
近幾年,北京現代光明公司每年向全國幾十個城市的新建和改建工程供應各種低壓配電和電氣控制裝置數萬臺。其中不乏重點工程,如釣魚臺國賓館、北京雙安商場、北京飛機維修公司、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海南三亞喜來登大酒店等項目。公司與黨中央、中央人民政府所在地中南海每年都有項目合作,如中共中央信息中心、國務院秘書局辦公大樓及正在進行中的國務院第八招待所等項目。如今,公司產品更是一舉打進了國際市場,成功簽下了中石油、中石化、甘肅海外工程總公司、中國進出口總公司、中國水電建設集團國際工程公司等幾千萬的海外項目合同。公司在加納、毛里塔尼亞、肯尼亞、埃塞俄比亞、加蓬、約旦、喀麥隆、安哥拉等國家均有項目合作。2010年1年內,公司更是僅在伊拉克一國就完成了3個項目標的達幾百萬元的項目合約。目前,現代光明公司被國家相關部委指定為定點生產廠家,可以獨立自主設計、制造《建筑電氣安裝工程圖集》39類1800余種配電和控制裝置。現在的公司擁有高水平的營銷、管理隊伍和雄厚的技術團隊。
在以李偉為核心的公司領導班子的帶領下,公司堅持以人為本,“做事先做人”,即做人踏實誠懇,做產品真材實料。在客戶對產品性能和質量要求不斷提高的前提下,公司工程技術人員以先進的生產工藝和精良的生產設備為基石,憑借豐富的電氣工程和機械工程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汲取營養、堅持創新,不斷推出技術更先進的產品。1996年起,公司在經營管理、設計、生產流程陸續引進了計算機管理與輔助設計系統,大大縮短了產品開發周期,達成了管理、研發、設計、生產流程中的信息高度集成,形成了現代化、自動化、智能化的集成制造與經營管理決策機制。
10幾年來,現代光明公司以良好的企業文化與信譽、優質的產品、周到細致的售后服務,得到了廣大客戶的一致認可和稱贊,給企業帶來了豐厚的經濟效益和良好的社會效益。
桃李不言
“做產品、做企業如同做人,必須踏踏實實、以誠向待。‘人’字寫好了,產品才可能始終如一地讓客戶滿意,企業才可能做好、做大、做強”李偉先生如是說。
談及未來的企業發展,李偉先生并沒有像其他公司老總一樣侃侃而談公司宏偉的戰略規劃與遠大的光明前景。他只是謙遜地表示:公司將以營銷團隊的建設為龍頭、不斷提高團隊成員的業務素養、擴大團隊規模;大力加強企業CI和VI建設,不斷擴大企業的品牌打造與宣傳;注重企業信譽、提升產品質量、全面打造完善的售后服務體系,對客戶100%誠信,無論生產任務多急多重,嚴格按照要求完成客戶訂單。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作為一位成功的企業家、一位中國傳統文化的愛好與踐行者,李偉先生的是謙遜的、更是低調的。這卻更加映襯出李偉先生作為一名儒商的卓越與杰出,其人格魅力也必將贏得越來越多客戶、合作者的稱道與贊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