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華夏銀行扶助小微企業的急行軍(圖)
圖為華夏銀行溫州永嘉支行客戶經理金育樂(右)正在浙江開天電動車輛有限公司進行現場走訪調查。
新華網3月7日電(廖佳)龍年春節前,就在浙江民企受到資金“寒潮”圍困之時,紹興中國輕紡城的經營戶楊愛紅卻在短短三天就獲得了百萬貸款。當楊愛紅看到100萬貸款資金打入自己賬戶時,愁眉不展的額頭終于舒展開來,她激動的說:“我終于可以安心過年了。”
2011年底,楊愛紅和很多浙江民企一樣受困于流動資金緊張,眼看著一筆貨款該結清了,一批訂單也急等著支付定金,資金卻仍無著落。情急之下,她想到了華夏銀行在中國輕紡城開展的聯保聯貸業務,抱著試試看的心情提交了申請。僅過了三個工作日,貸款就通過了審批,打到了她的賬戶。
“扶助小微企業也需要急行軍”,這是記者在紹興、溫州等地所走訪的華夏銀行著力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眾多案例的一個縮影。
去年以來,我國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更加凸顯。國外,歐債危機持續發酵,歐美各國都勒緊了褲腰帶。國內,原材料價格節節攀升、招工難、人民幣升值壓力也進一步加劇了小微企業生存的困境。融資難、融資成本高成為一道難以跨越的鴻溝,橫亙在眾多小微企業的面前。
華夏銀行立足于“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商”的戰略定位,將特色化、專業化、個性化理念貫穿于小微企業業務鏈條。截至2011年12月末,全行小企業純貸款業務余額超過千億元,小企業貸款客戶突破萬戶,為全國近16萬小企業提供了優質金融服務。
雪中送炭,最困難的時候華夏銀行來了
浙江紹興飛泰光電的董事長倪小永談到年初與華為通訊新簽下的大單合同時很是激動。飛泰光電是一家只有不到200名員工的通訊制造企業,而從今年3月開始,每月將銷售給華為價值4000萬元的光收發一體模塊,倪小永自我評價“這是公司的一個巨大騰飛”。
誰也不會想到,飛泰光電的前身竟是紹興的一家紡織印染小企業,“我們是從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機開始時轉型的,在企業轉型最痛苦最艱難的時候,是華夏銀行給了我們這個小企業資金上的大力支持,才使得飛泰光電有了今天的成績。”倪小永述及這幾年和華夏銀行紹興分行的交往,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民營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華夏銀行針對民營企業的特點和需求,結合企業實際,對經營狀況良好、發展潛力明顯的小微企業,及時提供全方位、多層次、個性化的金融服務,有力地支持了小企業在困境中的生存和發展壯大。
2011年,浙江溫州出現了民間借貸的風波,很多企業陷入困頓的局面。面對企業生存的危機,華夏銀行承擔起肩負的社會責任,果斷加大了對小微企業的貸款支持力度,同時在利率的定價、不良貸款的容忍度方面也提供了支持。
浙江綠鹿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蔬菜和米制品的深加工企業,企業雖小,但產品已出口到了歐盟、美國和東南亞等地區。企業負責人廖麗君告訴記者:“在去年整個大環境下,小企業普遍遇到融資難的問題,綠鹿由于廠房的擴建和供應商的結款時間變短,流動資金出現緊張。我們向華夏銀行提出貸款申請但心里一點都沒有底,因為企業沒有什么可抵押。”
在生存危機的關頭,華夏銀行用最短時間對企業進行了綜合考評,并在企業沒有提供任何擔保和抵押的情況下,用信用貸款的創新方式給企業以支持,解決了企業經營難題。同時,很多種植農戶也因為這筆貸款順利渡過了難關,實現增產又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