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中國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跑贏GDP

圖為資料圖。圖片來源:cnsphoto
編者按:日前,一季度經濟數據已經公布。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8.1%。怎樣看待8.1%的增速?如何判斷中國經濟的走勢?中國網財經中心特推出“數據看民生”系列稿件,為您盤點經濟數據,梳理經濟脈絡,以期更加清晰地向你展現中國經濟的動態和走向。
中國網4月16日訊 (記者 楊威 張玉璽)國家統計局4月13日公布數據顯示,一季度GDP同比增長8.1%;同時,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分別達9.8%和12.7%,跑贏GDP。
一季度GDP同比增長8.1% 經濟適度放緩“情理之中”
13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一季度經濟運行數據,今年一季度GDP增速從去年四季度的8.9%降至8.1%。盡管這個數字仍高于今年全年GDP增速7.5%的目標,但仍比低于此前市場預期。因此,外界擔心,中國經濟可能會進入滯脹時代。對此,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表示,現在既不存在滯也不存在漲。今后一個時期,經濟保持適度較快增長的可能性是比較大的。
據新華網報道,雖然這次回落幅度在“意料之外”,但此前業界已普遍意識到,在經濟軟著陸期間,經濟增速必然會減緩。
報道援引中國社科院專家彭興韻觀點認為,2008年金融危機以后,在政府投資主導下,經濟保持高速增長。但在此期間,經濟發展中的結構性問題依然存在。當政府投資逐步減少后,民間投資并沒有出現大幅增長。因此,一季度經濟增速回調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特別是去年以來經濟增速回落趨勢的延續。
此外,銀河證券首席總裁顧問左小蕾在接受中國網財經中心記者采訪時表示,一季度GDP同比增長8.1%是合理、正常的增長水平,目前經濟運行平穩積極,貨幣政策沒有必要刻意的寬松。
左小蕾表示,雖然一季度經濟增速有所回落,但處于中央早前制定的7.5%全年經濟增長之上,是合理、正常的增長水平,符合經濟規律。在當前抑制產能過剩、房地產調控的背景下,GDP增速出現適度下降是正常的。中國粗放式的高增長模式已經走到盡頭、出口導向的政策也在轉型,因此不能還像以前一樣總希望推動經濟兩位數的幅度增長。
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增速跑贏GDP 超50%低于中位數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96元,同比名義增長14.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9.8%。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2560元,同比名義增長17.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2.7%,均跑贏一季度8.1%的GDP增速,且農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鎮。
跑贏GDP的人均收入固然可信,但社會上仍存在多數人達不到人均收入標準的議論。這一議論是否有數據依據?統計局在一季度新聞發布會上公布的城鄉居民收入中位數提供了部分答案。
數據顯示,一季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5658元,同比增長14.2%;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中位數1872元,同比增長20.3%,雙雙低于平均數。
盛來運表示,從統計角度來解釋,大多數居民人均收入低于平均數,不是一個正態分布,而是偏態分布。統計局發布了去年城鄉居民收入的中位數,今年一季度繼續發布了中位數,中位數低于平均數。中位數是按收入的由低到高排隊,處于中間位置的收入是中位數。如果中位數低于平均數的話,就是說有超過50%以上居民的收入低于平均收入,大家感覺自己的收入水平不比平均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