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十大牛股出爐 ST申龍暴漲227%奪冠
網易財經訊 A股一季度行情收官。品味了1月的“開門紅”,2月笑迎“龍抬頭”,3月份股民卻著實領略了“倒春寒”,當月兩市個股只有15%上漲,60余只個股的跌幅超過了20%。
《大眾證券報》統計了今年一季度十大牛股,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復牌后的ST申龍堂而皇之的以近2.3倍的漲幅奪走了一季度牛股桂冠,還有三只ST股也擠了進來,涉礦股、高送轉等題材股身影也頻現其中。所謂英雄不問出處,但是真正的績優股、藍籌股卻難受人待見,實在發人深省。
十大牛股出身“題材”
今年一季度十大牛股新鮮出爐,復牌后的ST申龍堂而皇之的以226.97%的漲幅奪走了一季度牛股桂冠,川潤股份以178.10%的漲幅位列榜眼。中航地產、*ST昌九、包鋼稀土、斯米克、ST零七、維維股份、*ST鋅電、奧維通信,漲幅分別為87.77%、85.49%、79.61%、76.53%、75.22%、74.02%、73.35%和72.03%。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一季度大牛股中,ST股、涉礦股、高送轉等題材股身影頻現其中,除了包鋼稀土,真正的績優股、藍籌股竟作“鳥獸散”不見蹤影。
南京解放路某券商營業部韓先生昨日向《大眾證券報》表示:“一季度這些牛股中,我買到了川潤股份。去年12月份就買入了4000多股,當時的成本才9元多,2月17日沖上了第二個漲停,那個心情無法形容,為了守住盈利第二個交易日就賣掉了,哪知道川潤股份隨后繼續上攻,成了龍年的一只大牛股,這些股票還是沒有捂住呢,后悔莫及。”
一季度十大牛股中,ST股占據了四席。其中,ST申龍確實牛,停牌三年后在2月17日復牌,當天對比停牌前的收盤價上漲高達286%,一舉奠定其成為一季度牛股之冠。*ST昌九的走勢更為“神奇”,1月11日到達今年的高點15.18元后,18個交易日持續下跌直奔“地板”而去,其中有11個交易日連續跌停,跌至6.2元的今年低點,居然又爬起來一路上行,股價又回到近12元,一季度也上漲了85.49%。而ST零七、*ST鋅電走勢有雷同之處,股價自1月來不斷攀高,最近才出現回調。如漲幅75.22%的ST零七從今年初的不到7元,基本不帶歇的漲到了3月20日,創出今年高點12.79元,之后才有所回調。
在斯米克、維維股份、ST零七等涉礦股中,斯米克是因涉礦大漲的典型。今年3.15日之前,斯米克雖然走勢總體向上,但股價漲幅還不到40%,并不足以躋身一季度十大牛股。但3月15日斯米克披露了《礦業權投資進展公告》,稱前期耗資150萬元收購股權的公司,所持有的瓷石礦資源儲量從6.4萬噸陡增至3165萬噸,暴增493倍,按照市場價值估計將達60億元。“150萬中獎60億元”頓時讓斯米克股價打了雞血,連續6個交易日漲停,漲至12.73元,此后雖然不斷下行,最終一季度大漲76.53%。
而川潤股份、中航地產和奧維通信則屬于高送轉題材股。一季度漲幅第二的川潤股份與較早發布年報、推出“高送轉”有關,2月16日發布2011年年報并推出“10轉10派1”的高送轉分配方案當天,川潤股份收出龍年第一個“一”字漲停,其后股價更是一口氣收出18連陽。還有奧維通信業績表現也并不突出,公司年報顯示,雖然2011年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91.16%和102.54%。但是在公司發布年報的當天股價不漲反跌,反而在第二個交易日借助高送轉題材股大漲收出漲停板,其后在高送轉題材股反復活躍的帶動下震蕩走高,年初以來的漲幅也升至72.03%。而維維股份則有資產注入的因素,3月9日公司公告稱將收購貴州醇的消息后,股價一度連續收出五個漲停板,得益于此,一季度漲幅達到了74.02%。實際上,作為藍籌股的包鋼稀土一季度股價大漲也與稀土資源整合有關。
專家股民齊呼重塑股市文化
東興證券研究所所長王明德昨日向《大眾證券報》表示,A股的投資者有各式各樣的投資偏好,部分就是喜歡做題材股,買ST,賭高送轉,但是這類個股有很大的隨機性,是很難去把握也很難去規律性的分析,容易暴漲暴跌,波動性非常大,隱藏著的風險非常大。
“細數一季度十大牛股,幾乎每只個股都逃脫不了‘題材’的影子,涉礦、借殼、高送轉十八般武藝樣樣都用上了,這難免讓價值投資者有些心寒。”方正證券資深投資顧問潘益兵也認為。
潘益兵還舉例:“如羅平鋅電短短一個月翻番,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只即將帶‘T’的股票。每一個市場的參與者與管理者不得不反思,目前A股投資文化仍是重投機,輕價值,放著低估值能賺錢的銀行股不買,反倒是說故事的個股雞犬升天。因此,我們也呼吁管理層為了重塑股市的價值投資文化拿出更多的鼓勵政策,如藍籌股實施分紅方案免除投資者的紅利稅,然而這可能需要多個部門聯合行動。”
而對于投資者未來的選股策略上,王明德強調:“在4月份仍然建議投資者配置藍籌股,宏觀經濟已處于底部,股市機會還是大于風險,長線資金依然在蘊量入市。”
《大眾證券報》記者觀察到,郭樹清自去年擔任證監會主席之后,頻頻提示藍籌股已有投資價值。他指出,我國上市公司總體上的成長潛力更大,而目前的估值水平平均只有15倍左右的市盈率,其中滬深300等藍籌股的靜態市盈率不足13倍,動態市盈率為11.2倍,顯示出罕見的投資價值,這意味即時投資的年收益率平均可以達到8%左右。然而進入2月份,隨著市場稍有回暖,新股,績差股頻頻遭遇爆炒。滬深兩大交易所多次表明嚴厲打擊“炒新”“炒差”的決心。深交所3月上旬率先發布了針對于上市新股爆炒的臨時停牌新規。種種措施都表明管理層重見股市價值投資的決心。
資深股民史先生昨日還向記者傾訴:“自去年以來,我一直買入的是農業銀行,盈利非常好,我相信年報肯定會有分紅的,不過股價卻是打了個平手,看著連續多日都能夠漲停的題材股,心里卻是很癢癢,但是我相信堅持價值投資肯定會有收益,我也希望管理層能夠建立更完善的體制保護價值投資者利益。如希望更多的上市公司能夠分紅,而且紅利稅應該取消,因為這些利潤都是交過稅的,回歸股東不應該賦予太多的成本,另外對于題材股的炒作交易所更應該加強監管力度,為什么有些個股在連續多個交易日之后才開始自查,為什么澄清的問題總是澄而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