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不為收割忙 卻為改種抓增收(圖)
9月6日,高排村村民們正在村民莫秀榮家的稻田里幫助她割掉已經絕收的水稻
9月6日,高排村村民正在村民潘昌龍家的稻田里收割水稻
9月6日,龍泉鎮一名職工正在給高排村油菜育苗基地澆水
眼下,正是秋收農忙季節,然而丹寨縣重旱村寨之一的龍泉鎮高排村的村民們,卻是忙著把稻田里水稻割掉,灑水澆地,翻地耕作,這只割不收的忙與以往截然不同。
在今年的旱災中,高排村90%的農作物受災,水稻絕收面積達到九成,為抓好改種補損工作,近日,高排村村民們積極行動起來,互相幫助,處理絕收水稻。在村民莫秀榮家的水稻田里,記者看到,村民們在處理絕收水稻的時候,卻是丟三落四的留著那么幾棵抽穗的水稻,都希望能幫主人家多收一點是一點。
比起莫秀榮,村民潘昌龍家就稍微幸運一點點,田里還有三分的收獲希望。在他家的稻田里,村民們正在幫他搶收,有的在割、有的在打,大家都在極力收割還有收成的水稻,現場一片繁忙的景象。據潘昌龍介紹,他家那丘田原來雨水好,可以收獲稻谷18挑,由于今年的旱情嚴重,才勉強可以收獲六七挑,F在縣政府、縣委支持他們發展油菜種植,為他們彌補減產損失,力爭做到減產不減收。
為了抓好改種工作,丹寨縣安排技術人員深入村寨作技術指導,幫助村民解決實際困難,并組織相關單位深入村寨,幫助群眾搶收稻谷,澆地翻犁,為改種、補種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記者采訪了丹寨縣龍泉鎮鎮長黃琦,她說:“高排村是受旱最嚴重的一個村,但是老百姓積極性很高,在黨委和政府的關心、組織下,今天動員了全村老百姓上坡割水稻和包谷桿,進行改種。當前正在實施油菜育苗示范基地,現在這一片基地大概能育苗15畝,能夠為150畝田地供苗”。
據了解,自丹寨縣啟動改種補收活動以來,已澆地翻犁1200余畝,改種近千畝,力爭做到大季損失小季補,確保群眾在大旱之年減產不減收。(楊昌盛 曹瑛 龍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