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女大學生畢業后不愿當公務員跳樓自殺
核心提示:劉美藝是某市級機關處級干部。她的女兒曉琳2007年從武漢大學畢業。畢業后靠在網上做設計為生。她屢次勸曉琳去自己介紹的機關面試,并保證只要參加面試就有很大機會成功。曉琳都一口回絕。某天中午,母女倆為此又起爭執。下午,曉琳跳樓自殺。
重慶晚報3月8日報道 48歲的劉美藝(化名)至今沒想通:自己深沉的母愛竟成了“殺”死女兒的兇手——女兒曉琳大學畢業后,通過網絡從事自由職業,但在機關當領導的她認為這“工作”不穩定,四處張羅讓女兒進機關端“鐵飯碗”,卻屢被拒絕。去年12月,一次爭執之后,25歲的曉琳受不了母親念叨,賭氣從25樓的家里縱身跳下……
5日,在朋友《重慶創業》雜志員工楊潔的帶領下,劉美藝再次走進重慶社會心理學學會辦公室接受心理治療。
意外的悲劇
去年12月24日
女兒躺在樓下血泊之中
女兒自殺已過去兩個多月,但昨日走出治療室時,劉美藝這個昔日的女強人仍是一臉凄然。
劉美藝是某市級機關處級干部,認識她的人,對她的評價都是“能干”、“女強人”等詞。一手帶大的女兒一直乖巧懂事,2007年順利從武漢大學畢業。在所有人眼里,劉美藝無疑都是成功的。但這一切在去年圣誕節前戛然而止。
去年12月24日,到處是圣誕的喜慶氣氛。
那天中午,劉美藝辦完事特地回了趟家,想陪女兒吃頓飯。11點過進家門時,曉琳才剛起床。劉美藝有點窩火——女兒大學畢業后,一直都沒份正式工作,靠在網上做設計為生,生活過得也無規律。飯桌上,她再次勸說曉琳去自己介紹的機關面試,還信誓旦旦保證,只要去面試就有很大把握能得到這份很多人求之不得的工作。
話沒說完,曉琳就一口回絕了,“我說過不會去那些地方一張報紙一杯茶地混日子,你一定要我去,除非我死。”母女倆的談話不歡而散,下午1時許,劉美藝離開家時,兩人都氣鼓鼓的。
1小時后,剛到單位的劉美藝接到物管電話,稱女兒出事了。匆匆趕回家,發現女兒躺在樓下,一片血泊,已停止呼吸。
如此晴天霹靂,一向堅強的劉美藝被擊垮了。她啥事也干不了,每天躺在床上哭,不得不向單位請了長假。
輕率的決定
電腦藏著日記
不愿意接受母親的安排
女兒以前一直很聽話,家里經濟條件不錯,啥都不愁,劉美藝怎么也想不通女兒為啥會跳樓。
楊潔是看著曉琳長大的,她對曉琳的印象是不愛說話,平時很少主動與人交流,但特別聽話,母親說吃兩碗飯絕不會只吃一碗。在她記憶里,從小學到大學,不管學習還是生活,曉琳都很少違抗劉美藝的意志。她也想不通,一個如此聽話的乖孩子為什么突然會自殺。
幾天后,曉琳電腦里一篇日記解開了她們的疑惑,卻讓劉美藝陷入更大的痛苦:
“畢業3年來,媽媽幾乎天天念我,吃飯念,看電視念,睡覺也念……我不就是不愿意接受她安排的穩定工作,選擇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嗎?20多年來一直都是按她的喜好在生活,難道我真的不能有自己的選擇?
我又沒有閑著,為了證明自己在工作,我每天拼命在網上找設計單子,每個月交給媽媽800到1000元不等的生活費,拼命證明自己,可在她看來,這都沒用。我到底做錯了什么?
她念得讓人心煩,現在一看到她回來我就只想躲進自己房間,好多時候煩得都想一死了之。有時候想,要是哪天真的受不了了,就從這窗子跳下去算了,只是不知道會不會痛……”
一直以為自己是最愛女兒的,結果自己卻成了害死女兒的兇手——這樣的發現讓劉美藝后悔不迭,難以接受。
揪心的懺悔
擔心這擔心那
就是沒擔心過她不開心
楊潔說,痛失女兒讓劉美藝徹底變了個人。不忍劉美藝從此一蹶不振,楊潔帶她找到重慶社會心理學學會常務理事譚剛強進行心理治療。
經過交談,譚剛強發現,劉美藝患上了心因創傷性應激障礙癥。每次心理治療,劉美藝都會不停懺悔:我真是愚蠢啊,雖然她每個月都給我交了錢,但我總覺得她網上那些事不穩當,擔心沒人給她繳保險,擔心哪天找不到業務,擔心不規律的生活對身體不好……
劉美藝說,自己是經歷過貧困和動蕩的,深知穩定的重要,所以對女兒這也擔心那也擔心,就是沒想到過她是不是開心。現在想來,所謂自由職業還是穩定工作的好壞,都只是站在自己角度一廂情愿的評判,對孩子來說,只要能實現自己價值,能自己養活自己,開心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