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金“稅”月——不懈求索拓荒人(圖)
凱里經濟開發區國家稅務局創建國家級文明單位紀實
○龍堅 胡泉 汪燕
在他(她)們的眼里,稅收事業是一種使命、責任和理想,是一種犧牲、奉獻和磨難,是永恒不變的追求,是相許終生的承諾。
在他(她)們的心里,視納稅人為客戶,視守法的納稅人為親人,用陽春的溫暖喚醒納稅人的心靈,用真情的服務贏得納稅人的認同、各界的首肯……
——摘自手記
貴州凱里經濟開發區位于黔東南州凱里市郊,成立于2000年7月,為省級經濟開發區,面積65.43平方公里,總人口2.3萬人。貴州凱里經濟開發區國稅局于2000年10月成立,經過了十個春夏秋冬。回首十年風雨歷程,該局歷任班子和干部們在這片曾荒蕪的小山村上一路披荊斬棘,高歌前行,克服了創業的艱難,嘗試了改革的甘露,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走過了一段在改革中起步,在探索中前進,在實踐中發展的創業之路。
十年風霜十年歌。開發區國稅局共管轄著區內300余戶企業和個體工商業戶。十年來,國稅收入從2001年的513萬元增長到2010年的6540萬元,共組織稅收收入19337萬元,年均增長20%,實現了經濟稅收跨越發展。干部隊伍從2人發展到現有在職人員21人,平均年齡36歲,大專以上學歷人員占100%,黨員干部占85.71%。文明創建在全區職能部門中排名前列,2008年唯一首家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級文明單位”;同年被評為黔東南州國稅系統目標管理考核“特等獎”;2003—2010年,在黨建工作中,連續7年被該區工委、管委評為“先進黨支部”、“先進基層黨組織”。同時,十年來,還先后被該區工管委、州國稅局、州團委、州婦聯評為 “先進集體”、“財稅先進單位”、“文明單位”、“青年文明號”、“巾幗文明窗口”等榮譽稱號。這些成果的背后充分展現了新時期這支“太陽”團隊的良好稅風稅貌。
勤廉篇:一個積極奮進的團隊
稅收的形象體現在稅務部門,稅務部門的形象則體現在每一位稅務干部的身上。近年來,為提升干部綜合整體素質,全面推動國稅事業發展,該局確立了“管理+服務=和諧”、“學習+激勵=創新”、“倡廉+共廉=清廉”、“感恩+進取=動力”的24字工作方針和精神理念,從機制建設上、能力建設上、行風建設上入手,全力打造“實干型”班子、“學習型”團隊、“廉潔型”隊伍。通過建立目標獎懲、崗位效能、評先獎優等激勵機制,開展“感恩組織•樹立責任•勤奮工作”、“讀好書•談感悟•強素質”、“六比六看”實戰秀(比學習看素質,比業務看熟練,比紀律看嚴己,比奉獻看忘私,比作風看勤廉,比敬業看形象)等實踐活動,以及讀廉政書、聽廉政課、看廉政片、建立廉政警示牌、出示廉政監督卡、簽訂稅企廉政公約、召開“稅企共話廉政文化暨納稅服務座談會”、評選“清廉和諧家庭”等廉政文化活動。以制度強化、以真情感化、以先進激化、以行風促化,充分調動干部工作、學習積極性,營造了“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努力找工作”、“不學就落后,不練就淘汰”的你追我趕、積極奮進的良好氛圍。
創新篇:一個敢為人先的團隊
創新就是打破常規,破舊立新,即有敢于挑戰的勇氣,又有雷厲風行的行動。建局之初,該局因機構設施不健全,面臨基礎差、底子薄、人員少、條件苦等諸多困難的影響,部分干部缺乏激情和動力。歷任班子意識到,打破常規,創新思路是關鍵。
首先,打破干部舊思想觀念。確立了“工作當事業去追求,當學問去研究,當理想去實現”的人生價值目標,提出了以“感恩與責任•激情與飛揚”為核心價值觀,以“知恩圖報,凝心聚力,開拓創新,負重拼搏,追求卓越”為核心價值理念,大力推進“感恩”文化建設,積極倡導干部做“四心”之人,即:回報組織做“用心人”、回報社會做“有心人”、回報納稅人做“貼心人”、回報團隊做“連心人”。要求干部在平凡的崗位上,常想別人的好,常思自已的過,以一顆陽光、感恩的心態奉獻國稅事業,融入國稅發展,傾情服務納稅人,積極營造了一個“我與團隊共命運”的良好氛圍。
其次,創新稅宣效應思路。提出了“把平凡的工作一點一滴做好就是感恩,把簡單的事情一朝一夕堅持就是回報”的工作理念,打破稅收宣傳“一陣風”,建立了“稅收連接你我他”長效稅宣機制。2007年,與該區初級中學聯合成立了“青少年稅收宣傳教育基地”,通過設立“稅收教育獎勵基金”,每年舉辦“稅法在我心中”征文、書法、繪畫競賽,贈送稅法書籍,定期上稅收課,組織稅宣活動等,激發青少年知稅法、懂稅法,做遵從稅法的忠實者和踐行者,得到了省局的高度重視,列入了全省三家稅宣教育基地之一;2008年,確立每年3月30日為“征納互換開放日”,通過開展“角色互換,增進了解”,送稅法“進軍營、進企業、進社區、進鄉村”“四進”活動,零距離搭建征納橋梁,為納稅人釋難解惑,得到了廣大納稅人的贊許和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在稅收宣傳月創新項目評比中,連續兩年被貴州省國稅局、黔東南州國稅局評為創新項目“特等獎”。
傾情篇:一個樂于奉獻的團隊
“金杯銀杯,不如群眾的口碑;金獎銀獎,不如納稅人的夸獎”。近年來,該局不僅征納服務上“視納稅人為朋友,視守法的納稅人為親人”,在回報社會上也不忘“脫貧救濟,手足之情”,以實際行動架起一座座“滿意之橋”,鋪就一曲曲“和諧之歌”。
貼心服務促誠信。為使納稅人不來回奔波城區十幾里,不跑冤枉路。2009年下半年,該局成立了標準化辦稅服務廳,以納稅人需求為導向,統一標識,統一規范,開設訂單服務、預約服務、上門服務、提醒服務等服務標準。以“感恩之心服務誠信納稅”為主題,提出了“納稅人困難我熱心、納稅人需求我耐心、納稅人批評我虛心”的“三心”服務,設立“稅企互動服務區”、“稅企互動服務卡”,推行輔導建議制、評估提醒制、一次辦結制等措施,以及重大投資項目、誠信企業綠色通道等特色服務窗口。根據導向需求設置各辦稅區域,配置便民服務傘,飲水機、空調,養殖花卉草木等,全力打造精品化,真正以優雅的環境,深情的微笑,高效的服務,讓納稅人充分享受到納稅的殊榮。
雪中送炭見真情。只要是納稅人所需要的,稅干們總會義不容辭。這十年來,該局歷任班子和干部們對企業的扶持數不勝數,可以說,企業的每一步發展,每一步前進的道路,都凝聚著他們的心血、智慧、汗水和無私的奉獻。記得2008年凝凍,申報期間的一個晚上,一戶企業老總打來求助電話,因資金運轉困難需協調相關部門辦理有關手續。為解決企業困難,及時足額入庫,局領導和管理科的同志不顧天黑路滑,借助冰雪的微弱反光相互攙扶著,跌倒了爬起來,爬起來又跌倒,再爬起來……二人來到相關部門領導家中,及時將情況作了匯報,為這戶企業解決了燃眉之急。該公司老總握手感動得連聲稱道:“平時你們送給我們的是文明高效的優質服務,在雪凝期間送給我們的更是溫暖人心的真情服務,真是太讓我感動了!”
感恩社會獻愛心。除此之外,該局每年不忘開展“感恩社會促和諧,捐資助困獻愛心”活動,幫助貧困學生、貧因農戶、貧困鄉村脫貧救濟,服務社會,改善民生,共建和諧社會有序發展。2007年,在一次征地工作中,黨組書記、局長龍堅同志親臨目睹一戶特困戶,家境四壁通風,無錢買米下鍋,被一所省外大學錄取的女兒只好無奈放棄求學的夢想。見此情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立即行動組織稅干募捐,積極聯系當地一所職院,自已拿出一部分費用,共捐贈6000余元供完兩年的學費,幫她實現了大學夢想。走進校園的那一幕,她忍不住熱淚盈眶:“謝謝你們讓我實現大學的夢想,我會加倍努力學習,以實際行動來回報你們,回報社會”。
幾年來,該局共資助貧困中學生12名,捐資10000余元;貧困村建衛生室贈送水泥、電腦及辦公桌椅共10000余元。另外,為四川地震、玉樹、舟曲以及各類災區“獻愛心”共捐款30000余元。特別是玉樹災區,對方國稅局在第一時間內收到了該局送去最深切的慰問和慰問金后,感動萬分還發來了幾十名稅務干部融匯一心的感謝信,雖然只是一封信卻充分體現了這個團隊無私奉獻的愛心精神和良好的國稅形象。正如明鑫公司唐總所言:“這支團隊不一般,有超前意識的頭腦,有敢打敢拼的毅力,有如春風細雨的情懷,還有樂于助人無私奉獻的精神,真讓我們深受感動、敬佩”。
聚心篇:一個和諧共榮的團隊
團結出力量,一個單位要有發展,離不開全體干部的努力以及家屬的支持。近年來,該局以“陽光、友善、真誠”為主題,開展“感恩家庭•共建興稅”以及“稅務連接你我他”、“銀杏親情•溝通無限”等連心活動,把單位作為大家庭,把干部、家屬、子女、老人視為親人對待,千方百計籌措資金,在政策和財力許可的范圍內充分改善職工福利待遇、辦公條件以及美化工作環境。在現有資金的基礎上建立了“子女教學獎學金”、“干部生日祝福金”、“賢內助廉慰問金”、“老人健康祝壽金”等獎勵基金。另外,為豐富干部業余生活,還經常性地組織干部或者與兄弟單位開展“籃球競賽”、“選秀競賽”等聯誼文體活動,增進感情,凝聚人心,使干部、家屬、子女在氛圍中享受到大家庭的溫暖,全局上下實現了人與人、部門與部門、上級與下級之間相互尊重、博愛友善、共助共樂的和諧氛圍,形成了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全力勇于挑重擔的良好風氣。
成績已成為過去,責任在于行動,激情成就飛揚。這支“太陽”團隊正以飽滿的熱情,昂揚的斗志,務實的作風,拼搏的精神,在持續、健康、快速、和諧發展的道路上,凝心聚力、開拓創新、負重拼搏,以實際行動努力打造“治稅、文明、高效、和諧”的一流工作環境;“政治硬、思維新、業務精、作風良”的一流干部隊伍;“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管理創新、服務創新”的一流管理體系;“風正、心齊、氣順、勁足”的一流工作氛圍;“勤政 謙和 誠信 奉獻”文明建設向國家級靠隴的一流行業形象“五個一流”卓越目標,傾心彈奏著開發區國稅事業絢麗的樂章,再創開發區明天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