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力凈化青少年的網絡環境
作為世界第二的經濟大國,日本的電腦和手機普及率極高,這也使因特網密切融入普通民眾以及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之中。日本內閣調查顯示,有近六成的小學生通過電腦使用網絡,一半以上的初中生使用手機連接因特網,而使用手機上網的高中生更是超過了95%。因特網雖然在開闊青少年眼界等方面有不小的功勞,但很多傳播色情
、暴力、自殺信息的不良網站也給日本青少年的成長帶來了嚴重的問題。為了能夠讓廣大青少年正確使用因特網,避免受到淫穢色情信息的侵害,日本政府采取了各種措施來凈化青少年的網絡環境。
2008年6月,日本國會通過了《青少年網絡環境整治法》,旨在為青少年提供一個安全并且安心的上網環境。該法律一方面強調要指導青少年學會如何恰當地使用因特網,另一方面則通過大力普及過濾軟件把青少年瀏覽不良信息的可能性降到最低。這部法律要求家庭、網絡服務商和網民都要保護青少年免受不良信息的影響。在此過程中,民間力量是主體,政府則負責對民間的自主努力提供援助。因此,該法律在規定網絡服務商有義務提供限制瀏覽有害信息的過濾軟件的同時,也規定家長有責任指導未滿18歲的青少年適當使用因特網。
目前,日本保護青少年上網的過濾軟件主要有三種:一是只能登陸被認為是安全的網站,其他網站則一概不能登陸;二是禁止登陸一些特定的不良網站和可疑網站;三是限制網絡連接的時間使青少年不能在夜間單獨上網。《青少年網絡環境整治法》規定,手機運營商有義務安裝過濾軟件,電腦廠家必須使其產品方便使用過濾軟件,而負責開通家庭網絡的電信企業在接受咨詢時,也有義務介紹過濾軟件的功能。不過,在日本政府看來,最能夠引導和教育青少年適當使用因特網的還是家庭。家長在給孩子買手機或電腦時,首先應該認識到網上有大量的有害信息,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免受影響就必須在他們的機子里安裝過濾軟件并掌握他們上網的情況。在《青少年網絡環境整治法》實行之后,家長為未滿18歲的子女購買手機必須向商家說明情況,但是否啟動過濾軟件的功能或是使用哪一種類型的過濾方式則由家長決定。這就意味著并非每一位日本青少年的手機都使用過濾軟件,這一條款雖然尊重了家長們的自主選擇權但也遭到了一些批評。
為了讓更多的商家和民眾認識到過濾軟件的重要性,在2009年4月1日《青少年網絡環境整治法》實施之前,日本總務省、內閣府等政府部門聯合過濾軟件公司和手機運營商等企業開展了一場為期一個月的過濾軟件普及活動。如今,過濾軟件的概念在日本逐步深入人心,在政府、企業、社會、家庭的共同努力之下,日本青少年的上網環境有了顯著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