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發現王安石家族墓
近日,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辦公室公布“200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候選名單。南京將軍山北宋王安石家族墓地、南京浦口定山寺遺址列入候選名單,同時列入候選名單的還有張家港東山村遺址、鎮江雙井路宋元運河遺址。
發現王安石家族墓
南京的兩個入圍項目之一是王安石家族墓。去年10月,在江寧將軍山南麓一工地施工取土時發現一塊墓志。南京市博物館通過考古勘探,確認該處有兩座相同類型、平行排列的豎穴土坑墓。兩墓在施工中皆已遭到較大破壞,其中一座上部被毀,另一座南半部被毀。從墓志考證出,前座墓主為北宋名臣王安石之父王益,后一座墓主為王安石長兄王安仁。另一個列入候選的是南京浦口定山寺遺址。考古部門從2007年至2009年1月,分兩期對該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初步揭示宋代定山寺基本格局,還發現了年代更早的建筑遺存的線索,出土了一大批與寺院密切相關的珍貴文物,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確定良渚文明源頭
張家港東山村遺址早在1989年就被發現,之后分別在1989年和1990年進行了兩次搶救性發掘,發現了不少遺存和墓葬。1995年,東山村遺址被公布為省文保單位。南京博物院等考古部門從2008年至2010年1月前后兩次對東山村遺址進行了搶救性發掘。
南京博物院院長龔良說,東山村遺址目前已累計發掘2000多平方米,出土陶器、石器、玉器等文物數百件,發現了馬家浜時期與崧澤時期的墓葬、房址,尤其以首次發現的崧澤時期高等級墓葬群及大型紅燒土房址最為重要。這個遺址把長江中下游的文明向前推了一步,確定了良渚文明的源頭。目前,建造東山村遺址公園和博物館的計劃正在醞釀。
發掘宋元運河遺址
另外,鎮江雙井路宋元運河遺址也是重要的考古發現。2009年8月至2010年1月,鎮江博物館考古人員在該區域考古發掘,先后發現宋、元倉儲遺跡、元代石拱橋,前臨宋元時期的運河,后枕長江,規模宏大,布局規整。根據考古發現與文獻對比考證,這處糧倉很可能就是轉般倉和大軍倉遺跡,宋、元、清三個朝代的遺跡,豐富了古代鎮江作為轉運港口的歷史,對于大運河申遺和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也具有特別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