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核心發現最有說服力的暗物質粒子證據
本報訊 據美國《連線》雜志網絡版10月27日消息,美國宇宙學家們聲稱,利用費米伽瑪射線空間望遠鏡,他們已經在銀河核心處發現關于暗物質粒子的最有說服力證據,并推測相撞而毀滅的暗物質粒子比質子重約8倍到9倍。
暗物質一直被認為并不能為肉眼和現時的探測設備直接發現。它們在宇宙中縱橫交錯編織了一張巨大而看不見的網,被認為是促成星系、恒星和行星產生的原因,影響了宇宙結構的形成。暗物質成分和結構都是一團迷霧,人們已經發現的兩種暗物質是中微子和黑洞,但它們對暗物質總量的貢獻非常微小,剩下的很大一部分由弱相互作用大質量粒子(WIMP)構成,如果兩個暗物質粒子碰撞在一起,它們會在湮滅對方的同時釋放出伽馬射線。
而這種代表毀滅的射線,對于2008年升空的費米伽瑪射線空間望遠鏡來說,卻是探明暗物質粒子蹤跡的信號。費米實驗室和芝加哥大學宇宙學家丹·霍普表示,兩年多時間里,費米伽瑪射線空間望遠鏡主要掃描了銀河系的高能活躍區,即暗物質最傾向聚集之地,傳回地球的數據中,已含有蛛絲馬跡——暗物質粒子碰撞毀滅的死亡信號。
該區域具體位于銀河系核心處一個直徑100光年的范圍內,推測暗物質密度可能是銀河邊緣的10萬倍;羝蘸退膱F隊認為,此處相撞的暗物質粒子比質子重約8倍到9倍,比先前推測的暗物質粒子質量要輕,亦可能因為暗物質粒子的質量范圍并不是一個保持不變的值。
霍普表示,除了暗物質以外,研究人員也考慮過其他天文學物質來源,然而據已掌握的知識,用其他物質還無法恰如其分地解釋該現象。
該斷言還沒得到其他科學家的充分審查,但報告參閱者已表示會對該成果進行密切討論。沒參與到這項研究的費米實驗室的天體物理學家霍根·克雷格認為,這項研究是他所知道的第一個通過簡單粒子模型,將少量與暗物質有關的證據“拼圖”在一起的研究,盡管此時它還未被證明,但已足以令人興奮到拔足追隨它的腳步。(張夢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