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義不滿雅虎現狀 稱不應將其定位為媒體公司
網易科技訊 12月14日消息,《紐約時報》今天刊登了對軟銀首席執行官孫正義(Masayoshi Son)的采訪。孫正義對雅虎的定位、全球策略進行了批評,并暗示雅虎將最終出售亞洲的資產。
以下為紐約時報原文:
“我不應該對此進行評論,”平常較為健談的孫正義說。這位日本最富有的連環創業者稱:“這是個非常精妙的問題。目前非常敏感。”
我們在軟銀公司總部26樓的會議室進行交談,窗外是一覽無遺的東京灣。但是什么原因導致孫正義突然變得謹慎呢?
因為我提到了雅虎。
如果要找一位對這家美國互聯網失敗企業的未來起到重要作用的關鍵人物的話,非孫正義莫屬。
盡管孫正義在美國并不聞名,但軟銀擁有雅虎最寶貴的投資股份——雅虎日本和阿里巴巴集團的部分股權。據分析師估計,這兩項資產加上雅虎持有的現金約占這個互聯網巨頭220億總資產的一半以上。目前市場上充斥著各種有關雅虎未來的流言——這家公司是否會拆分?是否會私有化?是否會與AOL進行合并?實質上,每一種假設都以雅虎出售其亞洲資產作為開端和終點。而這也是孫正義牽涉其中的原因。
消息人士稱,在雅虎首席執行官卡羅爾·巴茨對該公司的未來進行規劃時,孫正義曾經與雅虎進行秘密談判。孫正義拒絕對該消息進行評論,只是說:“她不得不作出艱難的決定。”
目前沒有任何協議將會達成,甚至上述的傳聞一個都不會成真,但是前提在于巴茨仍然擁有一年多的時間,一位接近董事會的人士稱,至少在2012年巴茨合同結束前,她都會獲得完全的支持。
一位雅虎的發言人表示:“我們在亞洲的資產和關系都是對雅虎非常重要的。”
孫正義對于雅虎目前的狀態感到失望。在1996年,他與雅虎合資建立了雅虎日本;目前他是控股股東。在上個十年,雅虎日本一直保持其在日本的統治地位而雅虎則在全球各地遭遇滑鐵盧。在這個月,孫正義開始選擇谷歌作為雅虎日本主頁的默認搜索引擎,這可以被視為雅虎失敗的最終象征。
孫正義說:“雅虎是楊致遠的孩子。他在創造這個網站方面表現非常出色。不幸的是,繼承他的人沒有做好科技創新的任務,而是把雅虎做成了一個媒體公司。我從最開始就說,雅虎應當將自己定位為一家技術創新公司,而不是一家媒體公司。”
孫正義對雅虎開拓國際市場的方式尤其不滿。盡管他說服雅虎允許其在日本創立一個獨立的網站,但是在全球大部分其他地方雅虎仍選擇自己進行運營。
他說:“你需要一個本地的英雄,”指出雅虎在維持其全球策略方面過于傲慢,尤其是與媒體有關的業務。他說雅虎的擴張策略類似于:“你是唯一聰明的家伙而那些在貧窮國家的奴隸都是蠢貨。”他補充說:“如果他們接受我的意見,在中國、英國、德國和巴西進行平等合作的話,可能雅虎在這些國家將可以擁有像雅虎日本這樣的地位。”
當然,孫正義自己也經歷過波折起伏。他在1984年創立軟銀公司,作為一個軟件和媒體的出版商。在20世紀90年代末,軟銀向互聯網企業轉型,當時的市值達到1800億美元。現在該公司的價值僅為200億美元。孫正義個人損失近700億美元。
但是他在雅虎日本和阿里巴巴的股權,以及在2006年收購沃達豐的日本業務,使他成為亞洲最具影響力的投資者之一。去年,阿里巴巴曾經尋求收購雅虎持有的股權,但是并未成功。雅虎持有阿里巴巴40%的股權,雅虎日本35%的股權。
巴茨一直都拒絕出售雅虎在日本的投資,尤其是阿里巴巴的股權,因為據稱她與其他的董事會成員認為一旦淘寶網和支付寶上市的話,阿里巴巴的價值將會提高。
當有傳言稱雅虎可能尋求出售阿里巴巴股權時,美國投資銀行Piper Jaffray的分析師基恩·蒙斯特(Gene Munster)對此寫到:“鑒于淘寶網和支付寶將要進行拆分,雅虎很難對這些資產的公允價值進行評估。”
但如果雅虎出售這些資產的話,這將產生大量的現金,從而幫助雅虎進行私有化或者進行重大的并購。
美國銀行美林分析師賈斯汀·波斯特(Justin Post)表示:“隨著雅虎日本將搜索外包給谷歌,雅虎旗下部分資產并沒有產生較大的協同作用,我們認為這些部分的價值甚至比全體還要高。”
那么如果讓孫正義來掌管雅虎的話,他會怎么做呢?
他說:“如果我是雅虎的美國CEO,我會有自己的觀點和方法。但是我的方法一致都是較為冒險。我一直都采取勇敢的措施。因此,回報和風險都一樣較大。我會更加積極的收購公司或開創新業務。”
他笑了笑,補充說軟銀的股東對風險的承受程度要高于雅虎的股東。他說,軟銀的股價“總是過山車般。我們在日本的股東已經習以為常。”
最后,他暗示預期雅虎將最終達成出售亞洲資產的交易。他說:“我們的利益和她的利益并不一定相互沖突。遲早,我們將達成一個雙贏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