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治療取進展 放療所需氧氣供應難題解決
癌癥難治,難點之一就是如何更有效地殺傷癌細胞而不是與它們同源的正常細胞。在放療中使用的一個方法是使用增敏劑增大癌細胞與正常細胞之間對于放射的敏感性,達到保護正常細胞的目的。氧氣就是這樣的增敏劑之一,傳統方法是讓病人在放療前吸入高壓氧氣,讓氧氣能夠更好地達到治療部位。但對于某些癌癥這樣的方法效果并不好,因為吸入的氧氣不能有效到達目標部位。
最近,美國普渡大學研究人員們另辟蹊徑研究出一種新方法:把氧氣制造機植入到癌變部位,直接對目標部位供氧,這樣有了“內應”,放療效果剛剛地。這種微型制造機只有不到一厘米長,使用活體取樣用的針頭就能把它注射進體內,而它產生氧氣的原理則是最簡單有效的電解水。
至于這電解水需要的大量電力,這么小的一個玩意能提供嗎?別擔心,它是靠外部發射給它的超聲波供能的,理論上擁有“無限能源”。
普渡大學的研究員們認為盡管這個裝置已經在臨床上有顯著療效,它還需要大量改進以更好地符合制造和治療的需求。盡快的將這種新的治療方法運用到平常的癌癥治療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