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拾荒者抗議政府焚燒垃圾發電計劃
核心提示:拾荒者組織在印度、巴西、哥倫比亞和南非發起一項運動,維護拾荒工人和他們的家庭的利益,反對焚燒垃圾。然而聯合國認為腐爛的垃圾會制造沼氣,而沼氣是溫室氣體的一種,聯合國一直提倡焚燒垃圾發電的項目。
2010年2月8日,印度Kolkata,拾荒者在撿垃圾。
拾荒者組織在印度、巴西、哥倫比亞和南非發起一項運動,維護拾荒工人和他們的家庭的利益,反對焚燒垃圾。然而聯合國認為腐爛的垃圾會制造沼氣,而沼氣是溫室氣體的一種,聯合國一直提倡焚燒垃圾發電的項目。根據京都議定書,類似焚燒垃圾發電的項目可以換取碳信用額,這些信用額可用來抵消煤炭發電產生的碳排放。
“如果垃圾都送發電站處理,我們怎么謀生?”
印度新德里。每天,拉吉·庫瑪和10歲的兒子都要花5個小時在一堆巨大的垃圾堆里翻找廢金屬、塑料制品和玻璃瓶子等,然后用手推車運到附近的廢品站賣掉。
然而不遠處正在建設中的焚化爐預示著他和其他拾荒者要跟這個垃圾堆說拜拜了,庫瑪說,他每天賣廢品的錢只有5美元多一點,這是他養家糊口的錢。
新德里計劃建設垃圾焚燒發電站以換取碳信用額。這些信用額可用來抵消煤炭發電產生的碳排放。當地政府聲稱該工程可以解決新德里長期以來的垃圾過量和電力短缺問題。但是對城市里逾30萬從事垃圾收集、分類以及再利用的拾荒者來說,垃圾焚燒電站的建立等于斷絕了他們的生活來源。
“如果所有的垃圾都送往發電站處理,我們怎么謀生?”庫瑪站在散發著難聞氣味的垃圾堆上說。“我干的活確實很臟,但是它養活了我一家人。”
“如果建設焚化爐,所有的東西都會付之一炬。難道這樣就對環境有益了么?”全印拾荒者聯盟秘書長沙什·布桑·潘迪質問。因為擔心二惡英和其他有毒氣體,今年,新德里居民發起了抗議新建焚化爐的活動。
兩名拾荒者將代表印度拾荒者參加下周于南非德班舉行的抗議活動,要求政府制定氣候政策的時候考慮到窮人的利益。
一個拾荒者組織在巴西、哥倫比亞、南非和印度發起一項運動,維護拾荒工人和他們的家庭的利益,反對焚燒垃圾。然而聯合國認為腐爛的垃圾會制造沼氣,而沼氣是溫室氣體的一種。
本月,數百拾荒者在印度新德里的聯合國辦公室外聚集,抗議印度為換取碳信用額而申請的21個城市垃圾處理項目。
去年,拾荒工人組織在墨西哥、德國等地與環境談判代表會面時進行了交涉。今年,他們計劃在下周于南非德班舉行的氣候大會上提出抗議。拾荒工人組織認為,他們通過垃圾再利用對延緩氣候變化起到了作用,因此有權使用聯合國300億美元的綠色氣候基金,該基金是發達國家提供給發展中國家以應對氣候變化的。
但垃圾變能源項目的支持者認為,印度人口、消費和膨脹的城市規模引發了嚴重的廢棄物問題,必須用更科學的方式來解決。
將拾荒者收編為工人,不容易
“這不是一個你死我活的斗爭。我們應該換個角度來想這個問題。難道我們希望這些拾荒者繼續在這個人間地獄一般惡劣的環境中,從事一種不人道的工作?他們的子女也要這樣生活下去嗎?”IL&FS Ecosmart公司負責人馬赫什·巴布(Mahesh Babu)說。該公司主持了印度的多家垃圾變能源項目,其中就包括庫瑪那邊的那家。“讓拾荒者去發電廠工作不失為一個解決辦法。”
但是印度的拾荒者多達170萬,任何“收編”他們的企圖最終都是徒勞。巴布在那格浦爾的項目為70名拾荒者提供了工作崗位,而該市拾荒者的總數為1700人。
“拾荒是整個社會工作體系的最底層,拾荒者們通常處于社會的邊緣,因此,他們除此之外沒有別的謀生手段。”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印助理國別主任Prema Gera在一封郵件中說。
41歲的Bhojahari Paramni靠垃圾生活已經有25年了,他住在一片拾荒者聚居的貧民區里。“你們不能強迫我放棄現在的工作然后期待我在一夜間變成電工、管道工或者泥瓦匠。”他說。印度沒有為拾荒者提供保障。
盡管需要在2012年重新簽訂的京都議定書前途未卜,分析人士認為其中的關鍵部分,即通過碳交易減少排放,以某種形式保留下來幾乎是一定的。
碳交易是為促進全球溫室氣體減排,減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場機制。《京都議定書》把市場機制作為解決二氧化碳為代表的溫室氣體減排問題的新路徑,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權作為一種商品,從而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權的交易。
中國、日本和新西蘭等國家正在培育碳交易市場。而美國加州最近宣布啟動二氧化碳總量管制和交易計劃,這是美國第一個利用市場規律遏制溫室氣體排放的地方政府。2011年,印度啟動了一項交易項目以獲得可再生能源證書。
巴布表示,由于歐元區的經濟危機,碳信用點的價格在過去的一年已經跌了一半。
“即使基于京都議定書的多邊協定續簽失敗,我們仍然希望碳交易市場能夠在印度和其他國家之間存在下去。”巴布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