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黔東南分公司積極拓展非油業務(圖)
有數據顯示,國外發達國家非油品運作毛利額對油站零售商的總毛利貢獻達到30%-40%,而我國這一數字只占5%-10%,這無疑證實了非油業務在我國仍有很大發展潛力。目前我國非油業務最普遍的就是油站便利店模式。正因為看到了非油業務這塊領域的發展前景——將改變成品油市場單純的價格競爭格局,同時有可能對傳統零售商品市場帶來巨大沖擊,布局非油業務成為石化企業的“新地標”。
拓展非油市場鑄服務品牌
中石化黔東南分公司的數據顯示,2011年1-10月累計完成非油品銷售收入1546萬元,同比增加511萬元,完成年計劃的86 %。經過3年建設,目前公司在營便利店已達66座。同時還加大對便利店的改造力度,營造舒適的購物環境,吸引顧客消費。3年來,上級公司共投資174萬元對11座便利店進行了改造。
幾年來,公司全方位推進非油品業務,實現了非油品業務的快速發展。在找準適銷商品方面,公司豐富商品種類,保證了便利店銷售渠道暢通。并且加大了銷售公司重點商品銷售力度,2011年3月起開展了重點商品銷售競賽活動,對銷售明星、銷售能手進行獎勵。
除此之外,該公司還不斷建立完善各項經營管理制度,確保合法合規經營,安全健康發展。同時著力推進營銷隊伍建設,強化員工非油品業務技能培訓,提高經營人員綜合素質,還大力開展各種形式多樣的促銷活動,提高員工開口率,以開口服務、開口營銷為抓手,提升銷量。開展非油品業務3年來,銷售收入取得了近15倍的增長。
積極拓展服務內涵
在取得成績的同時,針對工作過程中出現的商品豐富程度不夠、部分員工消極懈怠情緒等不足,該公司及時反應并采取相應措施。
首先,因地制宜做精非油品經營,從豐富營銷商品檔次和把握不同客戶群體開展目標銷售,培養核心商品,完善商品結構,豐富商品品種,引起黔東南地標商品,設立特色商品專柜。城區站以提升便利店品位營銷為抓手,農村網點站以銷售低價位香煙和日用品為主,主要針對紅白喜事需求,送貨到家,以此提高顧客在便利店的銷售額。
其次,充分利用輕油大客戶的優勢做大團購,采用“零售”和“團購”兩條腿走路,變“坐商”為“行商”,走出便利店,送貨到工地和單位,為銷售業績的提升拓寬渠道。
再次,完善培訓方法,推動基礎工作的提升。非油品業務部一方面實行責任分區掛鉤制,及時督促和幫扶各縣公司提升非油品銷售和經營管理工作。另一方面,組織相關人員深入加油站,走進一線進行培訓,力爭實現人人會操作,人人會管理的局面,同時加強對各站的督察和指導,全面提升非油品基礎管理工作。
與此同時,他們還要求各縣公司以“比學趕幫超”活動為抓手,規范商品陳列,開門銷售,繼續推廣全員銷售、泵島銷售、后備箱行動,開展好夏季飲料銷售競賽活動,要求每個站都有瓶裝水泵島陳列,堆頭銷售,且員工要主動對每位進站顧客進行推銷。
基于公司合理引導,嚴格管理,規范操作,不斷學習、探討,優化商品結構,積極培育市場,使得非油業務得到較快成長。顧客的掌聲、滿意和感受,都證實了石化人永無止境的開拓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服務理念。(榮蓉 吳遠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