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秋冬種力攻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本港訊 (特約記者 唐學章)今年,黎平縣秋冬種遵循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支撐,以糧食增產,農民增收為目標,狠抓產業結構調整的原則,搞好示范種植,突出特色,對接“兩高”建設及市場需求。
以市場為導向,種植生長時間短,價格高有市場,產量穩的早熟菜用脫毒馬鈴薯8萬畝,其中,創建10000畝高產工程和5000畝早熟馬鈴薯生產基地。
以科技為支撐,搞好示范種植,以點帶面。全縣已落實各種作物高產示范點40個3700畝,其中,脫毒馬鈴薯2個1600畝,油菜11個650畝;實行規范化栽培技術4100畝,其中油菜900畝、馬鈴薯1750畝、蔬菜450畝、牧草550畝、稻田及果園綠肥400畝。
早熟菜用脫毒馬鈴薯和油茶林是近幾年來黎平縣著力發展的兩大特色產業之一,其中,早熟脫毒馬鈴薯經過試種、推廣種植,已成為農民增加收入的一條新渠道,去年畝產量達2000公斤,創產值4000多元。
為抓好今年秋冬種工作作,黎平縣成立了以縣人民政府縣長為組長的全縣秋冬種工作領導小組,于10月18日召了了全縣三秋及“兩茶”工作會議,制定了秋冬種工作方案,對全縣秋冬種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并與25個鄉鎮簽訂了秋冬種工作責任狀,列入年度考核;同時,要求各涉農部門加強協調配合,確保人員到位、物質籌備到位、資金落實到位、技術服務到位。
截止11月4日,黎平縣已完成今年秋冬農作物種植面積27.16萬畝,占計劃安排40.04萬畝的67.83%。其中,完成油菜種植7.84萬畝,蔬菜播種5.35畝,分別是任務的70%和75.71%;完成綠肥種植9.6萬畝,牧草種植3.57萬畝,是計劃種植的1.75倍和1.02倍;完成茶葉、油茶林煉山整地各800和500畝。全縣秋冬種生產除脫毒馬鈴薯未到季節種植外,其余的已全面播種,而且進度快,質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