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雞叫亮雷山返鄉農民工創業的一片“藍天”
近日,筆者深入到雷山縣大塘鄉的幾位返鄉農民工原生態飼養土雞基地采訪,時時聽到數千只公雞叫響了山坡,他們原生態飼養土雞銷路好,深受消費者的青睞。
近年來,雷山縣委、縣政府對返鄉農民工創業高度重視,畜牧、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等部門積極鼓勵返鄉農民工大力發展原生態飼養土雞,通過多方面扶持,目前全縣已有300多位返鄉農民工從事原生態飼養土雞,土雞叫亮了雷山返鄉農民工創業的一片“藍天”。
今年雷山過苗年期間,該縣城鄉農貿市場土雞上市銷售紅火,每天上市量達3000多只,成交量可達2500多只,按每只售價80元計,每天銷售總收入可達20萬元。使一批返鄉農民工從事原生態飼養土雞走上了奔富路。
該縣大塘鄉排里村共產黨員返鄉苗族青年余正祥,2009年初,在海拔1200多米、距村寨5公里處的包雕(地名)責任田邊,建成一棟占地面積70平方米的三間木房,內設雞籠、豬圈,并建成了一口沼氣池,創辦立體生態養殖。2008年8月,他到廣西購進600多只土雞(公雞)苗飼養后,余正祥利用自家和租用一些外出打工村民的責任田共11畝,種植稻谷,全部用于養雞,每天給雞投放谷子50斤進行原生態飼養。由于原生態飼養,肉質好,深受消費者歡迎。據他介紹,今年1—6月,已出售450多只土雞(公雞),以每只1.5公斤計,總產量達675公斤,按市場價每公斤40元計,總收入可達2.7萬元,扣除3000公斤谷子的7200元成本錢外,純收入1.98萬元。2011年7月,余正祥又擴大養殖土雞規模達1000多只,預計到元旦、春節期間,銷售收入可達6.6萬元,純收入可達2.5萬元。成為雷山縣返鄉農民工創業的致富帶頭人。(張希才 楊啟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