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田野的侗族大歌成非物質文化遺產(圖)
圖為黎平山村侗族人演唱的《侗族大歌》
本港訊 (特約記者 陸書明)日前,從阿聯(lián)酋首都阿布扎比傳來令人振奮的消息:流淌千年的時尚--貴州侗族大歌入選人類非物質遺產名錄。這是由貴州省文化廳、黎平縣人民政府承擔申報,我省首次獲得世界級的遺產名錄的遺產。
侗族大歌只流行在侗語南部方言地區(qū)。即今貴州省黔東南自治州黎平縣、從江縣、的六洞、九洞、十洞、千三、千七、二千九、四腳牛等地區(qū),是大歌流行的中心地區(qū),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的溶江河沿岸和榕江縣的苗蘭、宰蕩、加稍等地,則是大歌流行的邊緣地區(qū)。目前總的流傳面積1000平方公里,人口20萬。由于它音樂中和聲豐富,被世界音樂大師們譽為“深山里迸發(fā)出的和平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