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秉與"貴州百靈"共建萬畝太子參種植示范基地
黔東南日報消息 11月10日下午,素有“西南藥城”之稱的施秉縣與貴州百靈企業集團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在施秉杉木河酒店隆重舉行“施秉縣萬畝太子參種植示范基地項目”簽約儀式。
該項目投資方為貴州百靈企業集團,項目總投資3億元,首期投資5000萬元。項目規模為種植太子參1萬畝,實施地以牛大場鎮為主,并輻射其他鄉鎮。項目運作主要是貴州百靈企業集團與施秉縣三元太寶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進行具體業務合作,采取以企業為主體,市場運作,群眾參與,政府全力做好協調服務方式進行。經營方式采取公司+基地+農戶、公司+協會+大戶+農戶等多種形式。
貴州百靈企業集團是貴州規模最大的中藥制藥企業,也是一家上市公司,這次與擁有全省乃至西南地區最大的中藥材種植基地的施秉縣強強聯合,共同開發中藥材項目,雙方可以達到互惠互贏,實現政府搭臺、企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的。
近年來,施秉縣始終堅持把發展中藥材產業作為破解傳統農業種植結構、促進農民增收和加速發展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大力發展以中藥材等農副產品為原料的環保經濟型加工企業,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傾力打造“西南藥城”品牌。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施秉縣憑借得天獨厚的生產條件和氣候環境,通過不斷的探索和發展,中藥材初步實現了種植規范化、生產規模化、產品無害化的良好發展格局,走出了一條生態立縣,特色興縣,產業富縣的發展之路,有效促進了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發展。該縣的太子參、何首烏、頭花蓼已經通過國家GAP認證,成為全國縣級唯一有三個中藥材品種通過國家GAP認證的種植基地縣。種植規模已由當時的幾十畝發展到現在的5萬余畝,種植品種由當時的幾個發展到現在的30余個,種植農戶從當初的10余戶發展到了現在的1萬余戶,種植區域由牛大場鎮擴展到了全縣的8個鄉鎮,并輻射到周邊的余慶、黃平、石阡等縣市。經過不斷摸索,創立了“公司+基地+農戶”、“協會+大戶+農戶”、合作社等多種形式并存和種植規范化、生產規模化、技術優質化、產品綠色化的發展模式,形成了服務有政府、種植有農戶、生產有基地、加工有企業、銷售有市場的良好格局。
2010年,施秉縣完成中藥材種植面積5.2萬畝,預計全縣中藥材總產值達2.1億元以上,比去年總產值9000萬元增長230%,其中主導品種太子參33650畝,預計年產量達1070噸,占全國太子參總產量的1/3強。受國內中藥材價格持續走高的影響,今年施秉縣太子參藥材價格大幅上漲,均價高達180元/公斤,截至10月底,全縣共計銷售太子參1000余噸,藥農收入1.8億元,中藥材產值實現了歷史上的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