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州質監局多項措施推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據黔東南州人民政府網 我州質監局為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大力推進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意見和省政府關于貫徹國務院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若干意見的意見,加大了服務工作力度,采取一系列措施,發揮質監部門在經濟管理方面的應有作用,全力促進非公經濟發展。
該局首先將推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作為落實州政府工業強州戰略的重要內容,深入開展質量興州活動,大力推進質量提升,切實將垂直管理部門的職能積極主動地融入到地方經濟建設中心,公開向社會作出承諾,服務企業發展,簡化辦事程序,提高辦事效率。12月3日,制定下發了《黔東南州質量技術監督局推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實施辦法》,進一步簡化規范行政審批,規范收費項目,為非公有制企業提供優質服務,強化服務意識、規范行政執法,推進非公有制企業實施名牌發展戰略,在標準化,食品安全,計量等方面加大服務力度,進一步幫助非公有制企業辦理生產許可證,做好非公有制企業質量信用體系建設,服務個體私營經濟發展。
據悉,為切實加強領導,該局成立了促進非公經濟發展領導小組,建立了服務承諾制度、服務回訪制度、首問負責制度和首錯免罰制度等。只要是企業發展需要、急需辦理的事情,實行特事特辦,州局辦不了的,協調省局、國家總局辦理。
為進一步夯實個體私營企業質量基礎,引領企業做大做強,該局開展了質量興企活動,加大對企業辦理生產許可資質的服務力度。據統計,目前全州共培育3個產品獲得“貴州名牌”稱號、5個產品獲得國家地理標志保護。在該局的幫扶指導下,三家年產120萬噸旋窯水泥企業全部獲國家生產許可,全州共78家企業獲得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154家企業獲得食品生產許可證,雷山、丹寨兩縣中央財政茶產業項目已完成實施,3個全國農業標準化示范項目,牽頭編制的貴州省地方標準14項,促成全州首家“茶葉產品質量檢測中心”落戶雷山縣。該局正向省局申請《苗族銀飾》、《苗族刺繡》地方標準立項,省局已立項認可。
此外,標準化工作和品牌工作還得到了州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視,將此項工作納入州人民政府工作日程。2010年11月9日州人民政府下發《黔東南州人民政府關于加強標準化工作的意見》,州財政每年拿出90萬元用于州級標準化項目建設和地方特色產品標準制定補助經費,另投入20萬元用于全州標準化工作。《黔東南州品牌戰略實施綱要(2011-2015)》已遞交州人民政府,州人民政府已進行了征求意見和多次討論,州委常委會已討論通過。其中,“鼓勵和支持企業實施名牌戰略,對當年獲得貴州省名牌產品、著名商標和國家級名牌產品、馳名商標的工業企業,或認定為省級、國家級技術中心的企業,從2011年起由州財政按省級15萬元、國家級30萬元的標準給予獎勵”,該項獎勵措施已寫進《中共黔東南州委,黔東南州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的意見》文件中,年內即將下發實施。這些舉措將進一步推動非公有制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