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文化廳副廳長鄧健到臺江施洞對“非遺”生產性保護工作進行調研
據黔東南政府網消息 4月19日,省文化廳副廳長鄧健在州文化體育局局長霍盛紅的陪同下到臺江施洞對苗族刺繡生產性保護工作進行調研。
施洞苗族刺繡工藝不同于湘繡、杭繡、蘇繡、蜀繡,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和藝術技巧。其紋樣的內容相當的廣泛,以龍、鳳、蝴蝶、魚、鳥、花果等為多數。刺繡的手法有平繡、纏繡、打子和補貼等多種。
鄧健副廳長在施洞考察了臺江縣錦繡圖騰工藝品有限公司等從事苗族刺繡工藝生產的企業。這些企業主要生產苗族各類傳統盛裝、苗繡時裝、工藝旅游包等,產品遠銷香港澳門、臺灣、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國和日本等國家和地區。
鄧健副廳長在調研時與企業負責人、傳承人進行親切的交談,了解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傳承人的生活情況等。鄧健副廳長對我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表示充分的肯定。同時,鄧健副廳長也提醒我們說,“非遺”生產性保護不等同于普通的經濟項目,也不同于一般的文化項目,要遵循 “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原則,防止由于經濟利益驅動造成一種建設性的破壞,使這些東西失去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