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婦聯"四幫四促" 動真情、出實招、見實效
據人民網消息 為認真落實貴州省委關于開展"四幫四促"工作的部署,省婦聯在榕江縣開展了幫扶活動,從組織幫扶工作隊駐村幫扶到協調資金支持、引進促農增收項目,整個活動動了真情、出了實招、見到了實效。
興華水族鄉位于榕江縣西南部,距縣城50多公里,地處月亮山區腹地,是典型的“少、邊、窮”地區。在“四幫四促”活動中,省婦聯把興華鄉定為幫扶點。今年以來,在派出常駐幫扶工作組的同時,省婦聯機關已組織七次幫扶工作隊深入到幫扶點,“進家門,解民情,助民富”,幫扶隊員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從衣食住行到讀書醫療,從養雞養豬到開荒種地,說得是家常話,談的是農家事。
滿叔是苗寨里的極貧戶,幫扶隊進村后,就選擇住在他家,挑水,做飯,收莊稼,隊員們得啥干啥,送油,送煙,送糧食,隊員們把滿叔的家當作了自己的家。今年9月20日,省婦聯副主席揚玲隨第二批工作隊到了興華鄉,在工作途中被毒蛇咬傷,高舊村5組的群眾奮力搶救,村婦代會主席潘玉云從自己頭上拽下一綹綹頭發替揚玲將傷口纏緊,為她爭取了搶救時間,譜寫了一曲干群關系的感人篇章。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幫扶隊員們用真摯的感情和實際行動,詮釋了“你對群眾付出了真心,群眾就會對你付出真情”這句話的深刻含義。
在幫扶工作中,要對農民兄弟動真情,更要為農村的發展出實招,讓農民朋友得實惠。活動開展以來,省婦聯上上下下的干部們都在出主意,想辦法,力求多為老百姓辦點實事。針對村里缺水的問題,他們促成了“母親水窖”等6個水利項目的落地,769戶3375人的飲水困難問題和灌溉問題得以解決;為了幫助村民增收,幫扶隊帶來貴州“百萬婦女”創新實踐基地、“利美康”光彩職業技術學校和黔東南“太陽鼓(刺繡)”公司的老師們為婦女同胞作免費培訓,目前,擺貝村80%以上的婦女掌握了刺繡和蠟染技術,并獲得了大批來自省內外的訂單;發展養殖業也是幫扶隊為村民找到的一條致富路,通過外引內聯,高舊,巫秀,星月三個村所有的農戶都搞起了生豬飼養;為了解決農戶創業資金缺乏的問題,幫扶隊采用小額循環金的方式,為農戶提供了創業的啟動資金,確保每一個想創業、能創業的農戶都有錢可用。
“四幫四促”活動從啟動至今不到一年,省婦聯的幫扶計劃已經初見成效,現已到位的扶持資金已達145萬余元,同時向省紅十字會爭取到10萬元的大米、10萬元的農機具和8萬元的食用油等物資。高舊村5組的村民原來只能依靠能乘坐4人的獨木船走出鄉村,省婦聯了解到情況后,將8000元的現金送到高舊村5組幫助他們打造船只,如今獨木船已被能乘坐50人的大船所取代;在了解到興華鄉留守兒童眾多的情況后,省婦聯和香港惠明基金會合作,在新華鄉中心小學建立了“親情聊天室”,留守兒童們每周都可以通過網絡與自己的父母見面;在擺貝村,省婦聯投入1.14萬元,幫助群眾改水改廁,現已有19戶人家完成改水改廁,村民們得到了實實在在的便利。這一樁樁、一件件的給老百姓帶來實惠、便利的事件,讓農民群眾打心眼里感激我們的干部。據了解,省婦聯已經和榕江縣一同制定了未來3年的幫扶計劃,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隨著幫扶活動的不斷深入和幫扶計劃的有效實施,我們的干群關系將更加親切、和諧,農民群眾將得到更多的實惠、農村將得到更好更快的發展。(杜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