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時代精神 推進民族文化發展"座談會召開
12月9日上午9點,全州“弘揚時代精神,推進民族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座談會在丹寨召開,出席此次會議的主要領導有,黔東南州委書記廖少華,州委常委、副州長黃秋斌,州委常委、州委宣傳部部長、州委統戰部部長唐官瑩,州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石干昌,州政協副主席胡國珍,州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楊再新,州委外宣辦、州政府新聞辦主任高俊華,州委組織部副部長李文禹,州文聯主席、音協主席何忠善,州社科聯主席陸景川,州民委文研所所長雷秀武,州文體局副局長李文明,州民委副主任徐維等主要領導以及丹寨縣委宣傳部退休干部王鳳剛,黔東南州各縣、市代表和中央駐黔和省、州各級媒體主要負責人及記者出席此次座談會。座談會由唐官瑩主持。
座談會上,黔東南州委書記廖少華代表州委、州政府向重病臥床30載仍矢志不渝搜集、整理和保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苗族賈理”的王鳳剛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并向積極保護、傳承和發展黔東南州民族民間優秀文化的廣大人士致以親切的問候和衷心的感謝。
廖少華在會上作了重要講話。他說,州委八屆十一次全會描繪了黔東南州文化改革發展的宏偉藍圖,我們要立足新起點、跨上新目標,迅速在全州掀起學習貫徹落實全會精神的熱潮,采取強有力的工作措施把會議的部署和要求落實到位,取得良好成效。
廖少華指出,黔東南州居住著33個民族,苗族和侗族人口分別占全國苗族和侗族總人口的三分之一和一半以上,少數民族人口占全州總人數81.9%,位居全國30個少數民族自治州之首 ,民族文化豐富燦爛。要推動黔東南州多民族文化繁榮發展,必須通過采取“走出去、引進來”辦法進行宣傳,讓黔東南州民族文化魅力充分展現在世人面前,不斷提升黔東南州多民族文化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同時,要注意防止“花錢買吆喝”的現象出現,科學策劃安排對外宣傳活動不斷提升文化消費的檔次和規模,吸引更多的人消費黔東南的文化旅游產品,努力做到“名”“利”雙收,既有社會效益,又有經濟效益,既擴大黔東南州民族文化的影響,又不斷促進黔東南州文化產業發展壯;采取在創新方式方法中進行宣傳,充分利用互聯網、手機網等現代通訊平臺,通過網站、論壇、微博等載體展示黔東南州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通過樹立先進典型人物進行宣傳,要在學習宣傳這些先進人物中不斷擴大黔東南州多民族文化的知名度;要以節慶活動為載體進行宣傳,從促進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的角度出發,立足本地民族特色,定期或不定期舉辦民族民間節日,著力發揮節慶活動在擴大文化宣傳中的積極作用。
廖少華強調,要切實提高對發展繁榮民族文化的認識。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對于經濟社會發展滯后但原生態民族資源豐富的黔東南來說,深化文化體制改革,進一步推動多民族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具有更為特殊而重要的意義。
座談會上,雷山、黎平、鎮遠、從江、臺江等縣代表還分別就苗族原生態文化、紅色文化發展繁榮、侗族原生態文化的發展和繁榮以及苗族古歌挖掘保護作了交流發言。州文體局、州民委、州社科聯等有關負責人分別就圍繞時代精神、推動多民族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作了主題發言。(文筱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