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九運動的發展
罷課的具體目標
12月10日,北平各大中學校發表聯合宣言,宣布自即日起舉行總罷課。提出罷課的具體目標是:
一、誓死反對分割中國領土主權的傀儡組織;二、反對投降外交;三、要求動員全國抗日;四、爭取救國自由。呼吁全國各界立即響應,一致行動。要求當局立即釋放被捕學生,撤回封鎖各校的軍警。
行動
同日,北平學聯發布《宣傳大綱》,指出在目前形勢下,首先要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反對危害民族生存的殘暴內戰,反對一切出賣民族利益的政策和行動。 從12月11日開始,天津、保定、太原、上海、杭州、武漢、廣州、成都、重慶等大中城市先后爆發學生的愛國集會和示威游行,許多大中學校及工會等組織,紛紛給北平學生發來函電,支持北平學生的愛國行動。北平學聯在中共北平臨時工委的具體領導下,及時地研究制訂了組織更大規模示威游行的計劃。 12月14日,北平報紙登載了國民黨當局定于12月16日成立冀察政務委員會的消息。北平學聯即決定在這一天再次舉行示威游行,把學生抗日救國運動推向新的高潮。 12月16日清晨,北平各校學生分為4個大隊,分別由東北大學、中國大學、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率領,舉行聲勢浩大的示威游行。參加的學生總計1萬余人。他們高舉校旗,打著“反對華北特殊化!”“反對成立冀察政務委員會!”等橫幅,向天橋進發。上午11時左右,匯集到天橋廣場上的學生和市民舉行大會。游行指揮部負責人黃敬站在一輛電車上慷慨激昂地發表演說,并帶領群眾高呼口號。
大會通過了反對冀察政務委員會
反對華北任何傀儡組織,要求停止內戰、一致對外,收復東北失地,爭取抗日和愛國自由等8個決議案。會后,游行隊伍奔向冀察政務委員會預定成立的地點——東交民巷口的外交大樓舉行總示威。隊伍走到前門,遭到大批警察和保安隊的攔截。經學生代表反復交涉,軍警才讓游行隊伍分批分別由前門和宣武門進入內城。在宣武門,愛國學生遭到上千名軍警的血腥鎮壓,有二三十人被捕,近400人受傷。北平學生的抗日救國示威游行,沉重地打擊了國民黨政府的賣國活動,迫使冀察政務委員會不得不延期成立。
得到全國人民的支持和響應
天津、上海、南京、武漢、廣州、杭州、西安、開封、濟南、太原、長沙、桂林、重慶等城市的愛國學生舉行請愿集會、示威游行,或發表宣言、通電,聲援北平學生的愛國行動。陜甘蘇區學生聯合會也發出響應的通電,蘇區各界民眾集會聲援全國各地學生的抗日救國運動。12月18日,中華全國總工會發表《為援助北平學生救國運動告工友書》,號召全國各業、各廠的男女工友起來召集群眾會議,發表宣言和通電,抗議漢奸賣國賊出賣華北與屠殺、逮捕愛國學生。12月21日,上海市總工會通電聲援北平學生,呼吁全國同胞一致興起,集合民族整個的力量,反對任何偽組織之存在,以維護主權而保國土。廣州鐵路工人、上海郵務、鐵路工人舉行集會,發通電,要求對日宣戰。魯迅、宋慶齡等愛國知名人士贊揚愛國學生的英勇奮斗精神,捐款支持學生抗日救國運動。海外華僑也以各種方式支援愛國學生。
形式
12月17日,宋哲元發表《告北平學生書》,稱“有共黨煽動利用學生愛國運動”,如仍有“軌外行動”,決予“適當制止”。 1936年1月,京、津等地學生組織南下宣傳團,深入到工農群眾中去宣傳抗日。 3月31日,為北平第17中學學生郭清死于獄中,北平舉行抬棺示威游行。 1936年初,廣西省學生救國聯合會舉行抗日示威游行。 5月28日,北平舉行示威游行,游行的口號是:“擁29軍抗日”、“發揚29軍抗日傳統”、“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等。 5月30日,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長兼29軍軍長宋哲元發表談話,表示"“若日本仍然增兵華北,余將與29軍將士實行抗日”。 6月13日,北平學生舉行第4次示威游行,反對日本繼續向華北增兵。沿途軍警對游行隊伍不加干涉,并予以同情。 12月12日,北平學生舉行第5次示威游行,高呼“援助綏遠抗戰”、“各黨派聯合起來”等口號(同日,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
口號
“打倒日本帝國主義!” “全國武裝起來保衛華北!”。 “反對防共自治運動!” “反對賣國的對外政策!” “立即停止內戰!” “立即向日本宣戰!” “人民!武裝你們自己!” “用武力保護華北!” “打倒賣國賊!” “打倒賣國賊殷汝耕!” “中華民族萬歲!” “為祖國自由而奮斗!” “沒收賣國賊的財產救濟受災人民!” “反對軍隊南調!” “反對苛捐雜稅!” “反對抓捕中國人民的日本強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