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東南州委書記廖少華:穩中提速趕超進位
- 在線投稿 投稿信箱:tougao@qdn.cn 新聞熱線:8222000 投稿QQ:449315
- 時間:2012/2/27 9:15:12 來源:金黔在線-貴州都市報
后發趕超,貴州加油
據金黔在線消息 “我們都很好奇,幾年后這里會不會到處是高樓和工廠。”2月21日下午,在都勻市甘塘工業園區規劃展示廳外,數百名村民聽說“有領導來考察”后,盡管細雨蒙蒙,卻也自發地聚集起來,想聽聽領導們對自己家鄉的發展有什么好謀劃。大家都盼著,自己的家鄉能一天更比一天好。
2月21日至24日,省領導及各州市主要領導,前往黔南、黔東南、銅仁三地觀摩項目建設情況,特別是推進招商項目落地建設的經驗和做法。
今年年初,國務院下發《進一步促進貴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國發2號文件)。文件明確指出,我省要努力走出一條符合自身實際和時代要求的后發趕超之路。項目是發展的重要抓手,實現后發趕超,必須落實到具體項目上。通過項目特別是產業項目帶動投資規模擴張,推動經濟提速轉型。
而此次觀摩,也是我省第三次項目建設觀摩活動。觀摩內容是2010年12月面向央企招商以來,招商引資項目落地、完成實物工作量和投產經營情況。3天來,觀摩團行程1000多公里,考察了60多個項目和企業。
∧∧∧觀摩感想
貴陽市市長李再勇:優化重組全省資源
3天來,我們看到,除了工業發展以外,黔南、黔東南和銅仁的城市化建設、農村環境整治、基礎設施建設都在整體推進。按照這種速度發展下去,我認為貴州跨越的時間一定不會太長,我們后來居上、后發趕超的效果會更加明顯。
從貴陽來講,我們要抓住“國發2號文件”的大發展機遇,把貴州的有效資源通過貴陽這個平臺進行優化重組。一方面來講,加快貴陽自身的發展,通過資源的優化重組,來形成新的、更好的產業發展集群;另一方面,也發揮貴陽的帶動作用,來加快對周邊地區的帶動,實現城鄉一體化的發展。
遵義市市長王秉清:發展工業解決三農問題
工業化是目前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階段,如果一個地區的工業上不去,根本談不上三產和一產。
首先,工業可以把一產的人員向二產轉移,通過發展工業可以把城鎮做強做大。其次,通過二產可以最終解決三農問題。目前,我省的城鎮化水平是35%,試想一下,假如城鎮化水平達到50%的話,就意味著我們有2000萬人進入了城市,三農問題就解決了。所以,通過二產解決三產,把農民變市民,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途徑。
六盤水市委書記王曉光:開工項目力爭1000億
2012年,六盤水市每季度將實質性集中開工200個項目,全年800個集中開工項目,總投資在800億元以上,力爭達到1000億元以上。其中,一季度是221個項目(總投資328.5億元),已全部動工。截至2月15日,全市共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0億元,其中1月份完成57億元,同比增長179%。
我市將充分依托產業、資源、區位優勢,按照優化結構、合理承載的原則,緊扣促增長、調結構的主題,重點發展優勢產業、新興產業,推進產業集群、集約發展。推行領導干部帶頭招商,發動全社會參與招商,使招商引資成為全社會的自覺行動。
安順市委書記陳堅:給企業當好“保姆”
2011年,安順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43.35億元,占省下達任務的152%,同比增長119%,增速排名全省第一。工業投資完成68.31億元,占省下達預期目標的114%,同比增長153%。
我市將繼續做好改善投資環境的工作。將市級行政審批事項由原有的522項減少到104項,并實施“一站式”辦公、“一條龍”服務。此外,全面清理和規范涉企收費,共取消收費項目184項、合并2項、降低收費標準9項。同時,所有的企業都是我們市縣兩級班子成員的幫促聯系點,隨時了解情況,隨時解決問題,為企業提供“保姆式”服務。
畢節市市長張吉勇:集中力量破解發展難題
看了黔南、黔東南和銅仁的產業園區建設以后,我很受教育和啟發,感到這三個州市思路舉措新、推進力度大、發展勢頭好。下一步,我們將深入查找差距,大膽創新創造,奮力拼搏苦干,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集中力量破解融資難、用地難、環評難和拆遷難等難題。
我們市委、市政府把今年確定為“招商引資年”,除認真參加省里組織的招商引資活動外,市、縣兩級將在省外組織不少于20次的招商活動,市、縣兩級黨政主要領導每人帶隊招商要達到6次,在招商引資的項目規模、項目質量、項目效果上有較大的提升。
銅仁市市委書記廖國勛:招商排名靠后現場督辦
我們銅仁實行末位現場會督辦制,對各區縣項目建設、招商引資和園區建設推進情況進行督查和考核,根據考核結果在排名末位的區、縣召開現場會進行督辦,該區、縣政府主要領導在會上作整改報告;同時,對排名后兩位的縣級政府進行預警通報,對排名后三位的政府分管領導進行約談,變“鞭打快牛”為“鞭打慢牛”。
下一步,我市將全力以赴加大投資力度,突出重點招商,創新招商方式,力爭引進一批大項目,力爭未來五年招商到位資金年均增長40%以上,到2016年達到1000億元以上。
黔東南州委書記廖少華:穩中提速趕超進位
黔東南與全省其他州市一樣,確定了發展、轉型、趕超、跨越的主基調。主基調中,我們特別強調要實現趕超,這是結合我們黔東南的實際提出來的。黔東南經濟社會發展在全省相對靠后,特別是人均更靠后。因此,僅僅要和全省一樣加快發展是不行的,我們必須要趕超。
在今年的發展中,我們提出了“穩中提速、趕超進位”的目標,就是穩住我們在全省綜合測評靠前三位的位置,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速,通過提速實現趕超,通過趕超實現再進位。
黔南州州委書記黃家培:產業園每畝投資152億元
我州在建的產業園區有12個、經濟開發區5個、規劃面積4.3萬公頃。2011年,全州產業園區入園企業共計494戶,建成投產345戶,規模以上126戶,完成產值328億元,解決就業3.74萬人。全州產業園區項目建設平均投資強度達每畝152億元。
我州將結合“山區建園區”實際,堅持定位準確、優勢主導、特色彰顯,突出集群發展、集聚發展、集約發展,做到路、水、電、氣、訊等配套設施同規劃同開工同推進。目前,全州簽約投資1億元以上項目174個,僅這一項的總投資就達1740億元。
黔西南州委書記陳鳴明:大力抓好項目庫建設
我州規劃建設工業園區14個,投資總額約1200億元,涵蓋能源、冶金、化工、建材、農畜產品加工等多個方面。力爭到“十二五”末,基本形成產業布局合理、特色突出、功能完備、有較強配套能力和承接產業轉移平臺的園區建設格局。
我州堅持從項目化、實物化、進度化方面抓好“國發2號”文件的貫徹落實,大力抓好項目庫建設,積極尋找我州的比較優勢與國家支持政策的接合點,提前謀劃、編制一批符合實際、效益好、質量高的項目,努力提高爭取項目的命中率。
∧∧∧記者手記
貴州的春天
3天。3個州市。行程1000多公里。
省領導、9個州市黨政一把手,現場觀摩了60多個項目和企業。
機器轟鳴,工人揮汗如雨。一片片黃褐色的土地上,廠房、工地拔地而起。自從中央把貴州的小康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后,貴州工業迎來了加速發展的春天。
這3天,連續小雨一路泥濘,氣溫偏低。考察團一行馬不停蹄,從早上6點30起床,到晚上6點30返回駐地,這期間沒有休息沒有倦怠。畢竟,貴州要和全國其他地區同步達到小康,只有奮力趕超,創造屬于我們自己的“貴州速度”。
連續4天的采訪下來,我有兩點感受:
第一點:“我與家鄉同發展”。在銅仁的貴州鴻基偉業新能源有限公司,一位20多歲的女工告訴我,她來自畢節地區,剛到這里打工沒多久。她認為,在自己家鄉就近打工,總比到人生地不熟的外省謀生強得多。
貴州如火如荼的工業大發展,需要的工人越來越多,黔東南的丹寨縣為了激發全縣廣大農民工到企業就業的熱情,甚至制定了“1個就業崗位+1套住房”的優惠政策。
可見,工業化的進程,能很快地推動城鎮化的建設,讓農民變成市民。而廣大農民朋友把為他人打工的念頭,轉變為為自己家鄉出力的思路后,干勁也必定會越來越足。
第二點:“窮山能出福地”。這次觀摩活動,看到最多的幾個字就是“向山要地”。
我省是中國唯一一個沒有平原支撐的省份,山地面積占國土面積的90%以上,素有“地無三里平”的民諺。為破解園區工業建設的用地瓶頸,因地制宜實施低丘緩坡開發利用就變成了一項重要的工程。于是,一種創新的土地利用方式“向山要地”就成了每個州市不約而同的做法。
據悉,目前我省在建的工業園區中,通過“向山要地”獲得的土地資源面積已達園區建設用地總面積的三分之一。
看著整片填平的土地,忙碌的機器,讓觀者不由不感慨工業強省的力量之大。而這種力量本身,一定會促進貴州早日趕超先進省份的步伐,實現與其他省份同步達到小康的目標。
∧∧∧特色項目
黔南西南單線產量最大的水泥廠
中國建材集團惠水泰安水泥有限公司,是黔南大壩建材產業園區首家入駐的大型建材企業,廠區占地2000余畝,投資13.6億元,年產量400萬噸,是西南五省地區單線最大的水泥生產線。于2011年5月建成試產,試產期實現銷售收入4億元,預計2012年實現銷售收入10億元。
黔東南填補貴州無浮法玻璃的歷史
凱里市凱榮玻璃有限公司位于凱里爐碧經濟開發區,該公司年產1950萬重箱浮法玻璃。項目總投資16億元,占地760畝,全部投產后總產值達23億元,預計2012年6月建成投產。該項目的建成投產,將填補貴州無浮法玻璃的歷史和西南無高檔在線鍍膜玻璃的空白。
銅仁全省首家第四代鋰電池生產項目
香港鴻基偉業錳鋰電池及其關鍵材料精深加工項目,由香港鴻基偉業國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投資50億元建設,是全國第七家、全省第一家第四代鋰電池生產項目,位于大興新區。項目占地2300畝,其技術填補了中國大規模生產高質量動力與儲能鋰離子電池的空白。3年內全部建成后,年銷售收入可達150億元,年利潤30億元。(黃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