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東南夯實農村火災防控基礎成效顯著
據慧聰消防網消息 近年來,貴州黔東南州通過開展消防安全“五大”活動和“清剿火患”戰役等一系列消防安全專項排查整治行動,以實施農村消防試點工程建設、“六好”村寨建設、農村危房改造和農村房屋災害保險等項目,扎實構筑農村消防安全“防火墻”,農村火災防控體系日趨完備,火災形勢持續穩定,農村“火燒連營”和“小火亡人”火災事故得到有效遏制。
組織領導、防火措施有效落實。全州各級黨委政府始終把農村消防工作作為安全生產工作的頭等大事來抓,逐級成立由政府分管領導掛率的農村消防工作領導小組,層層簽訂責任書,逐步完善農村防火工作責任制。各級針對農村防火工作,出臺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和工作舉措,全面夯實農村火災防控基礎。一是州政府積極推進《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農村消防條例》修訂工作,目前已報州人大審定,預計今年正式發布實施;二是各地將農村消防基礎設施建設與人飲、渴望工程相結合,納入“六好村寨”、新農村建設等范疇,有效推進了農村消防基礎設施建設;三是結合農村電氣線路火災高發態勢,州政府制定《農村電氣線路火災隱患整治方案》,部署農村電氣線路火災隱患整治工作,各地積極行動,全力開展整治工作,尤其黎平縣拿出133.5萬元,用于獎勵全縣農村電氣線路隱患整改工作的做法得到州政府高度好評;四是采取政府補助一部分、農戶自籌一部分的方式,全州投入1276萬余元為近55萬戶農戶購買農村房屋災害保險;五是加強農村消防基礎設施建設。2011年,全州共新增消防機動泵210臺,新建高位水池73個,敷設消防供水管網5.94萬米,安裝消火栓317個,配置消防水帶3.62萬米,水槍440支;六是消防安全檢查工作成效明顯。去年,尤其是下半年,各地以“清剿火患”為抓手,全面加強農村消防安全檢查工作,有效整治了一批農村火災隱患。
消防制度、隊伍建設全面加強。各地深入推進農村消防安全責任制落實,完善縣、鄉、村“三級聯保”責任制和戶戶聯防、組組聯防、寨寨聯防、鳴鑼喊寨等防范制度,積極落實好村寨定期自查、鄉鎮每月檢查、縣級定期督查等工作機制。各鄉鎮、村及時調整志愿消防隊并定期開展演練,提高志愿消防隊實戰能力。黎平縣德鳳鎮、劍河縣觀么鄉、錦屏縣偶里鄉、茅坪鎮等鄉鎮積極開展農村消防技能大比武,效果非常好。錦屏縣、劍河由縣政府統一安排,消防大隊組織專門培訓隊伍,利用半年的時間,深入鄉鎮、村寨,對消防機動泵的操作和維護保養、農村火災的撲救方法進行全面培訓,有力提高了志愿消防隊滅火作戰能力。
農村消防試點建設縱深推進。2011年,全州共有州級消防試點村寨20個,縣級試點村寨17個,各地按照試點村寨建設標準,全面實施消防試點建設。截止去年底,全州20個農村消防試點村寨建設已全部完成并經過州政府驗收。全州20個農村消防試點村寨電改應改6852戶,完成6956戶,完成率100.02%,廚改應改6852戶,完成6852戶,完成率100%,修建高位消防水池28個2805立方米,普通消防水池64個5067立方米,鋪設消防供水管網36.7千米,鋪設消防引水管網28千米,安裝消火栓175個,配置消防機動泵54臺,配置消防水帶8420米,消防水槍113支,實施路改20.8千米,改造火塘2286口,開辟防火線6231米;投入技工662人次,投入勞工2329人次;張貼警示牌1801塊,設置固定宣傳牌74塊,宣傳標語122幅;成立各種志愿消防隊32支921人,設立鳴鑼喊寨人員71人。共投入建設資金1604.32萬元(其中省、州撥付1027.8萬元、縣級政府匹配資金478萬元、項目捆綁資金45萬元、群眾自籌資金53.52萬元)。
消防宣傳形式多樣,成效顯著。各地以宣貫《消防法》、《全民消防安全宣傳教育綱要》和新修訂的《貴州省消防條例》為重點,在全州各縣(市、區)組織開展學生消防安全教育月暨《條例》宣貫啟動儀式,積極利用“5.12”防震減災日、六月安全生產月、119消防宣傳活動周等時機,大力開展農村防火集中宣傳;加強旱期消防宣傳工作,深入實施“鳴鑼喊寨“和“一分鐘防火法”宣傳;深入開展“清剿火患”暨冬季防火專項行動宣傳工作。據統計,2011年各地在主要媒體開設消防安全宣傳專欄31個,在農村村寨、重要路口、繁華路段懸掛宣傳標語9850塊(幅),張貼標識、掛圖4萬余張,刷寫永久性標語2000余處,發放宣傳光盤10萬張,發送手機短信92次8萬余條,開放消防站253次,發放宣傳資料80萬余份。在中央電視臺播出專題新聞16條,國家級報刊、網站270條,省級主流媒體803條,州級媒體1200余條,通過電視、公眾場所LED廣告屏等媒體播放公益廣告800余次,受教育群眾近100萬人。(張正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