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州召開組織建設和人才隊伍建設新聞發布會
3月31日下午,黔東南州基層組織建設和人才隊伍建設工作新聞發布會在州政府東樓視頻會議室召開。
州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楊建平參加發布會并就我州近年來基層組織建設和人才隊伍建設工作情況作新聞發布,州委組織部副部長、州人社局黨組書記楊事柱,州委組織部副部長李文禹參加了新聞發布會并回答記者提問。新聞發布會由州委外宣辦主任高俊華主持。
近年來,我州按照中央和省委關于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的總體部署,緊貼少數民族地區實際,著力抓基層打基礎、抓重點增亮點、抓創新求突破、抓特色出經驗,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不斷創新發展。在2010年村(居)“兩委”換屆選舉中,以“一好雙強”為目標,采取“公推直選”、“兩推一選”和“海選”等方式,選舉產生村(居)黨支部班子成員12700人,其中支部書記3433人,副書記1888人。選出村(居)委會成員16266人,其中主任3423人、副主任、委員12753人。在本次選舉中實行“一肩挑” 的村(居)有143個,占全州行政村(居)的4.13%,實行“海選”的村(居)有223個,占全州行政村(居)的6.44%。實現村(居)兩委交叉任職4167人,占村(居)兩委班子成員人數的14.39%。
以“四幫四促”活動為抓手,扎實推動干部下基層活動,去年以來,全州各級各部門相繼下派干部到基層已達30075人,其中深入到村9.3萬次,撰寫民情日記5.29萬篇,走訪群眾41.24萬人次,解決困難和辦理實事3.7萬件,排查矛盾糾紛1.95萬起、化解9318起。深入開展窗口單位和服務行業為民服務創先爭優,健全窗口首問責任、服務承諾、限時辦結、預約服務等各項規章制度,提高服務水平。狠抓機關作風建設,在州直機關設立作風投訴舉報熱線告示牌53塊,公布熱線電話和受理范圍,接受群眾監督。在媒體公布投訴舉報熱線,設立和公布投訴舉報電話2164個,對反映機關作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進行整改。實行干部作風“告誡法”,告誡分為批評、約談、黃牌警告、新聞曝光等。目前,對兩次作風民主評議排名都在后10位的州直單位主要領導,由州委領導進行了集體約談,收到很好的效果。
近年來,認真貫徹上級有關人才工作要求,落實黨管人才的“四管”和“六抓”要求,全州人才工作和人才事業發展取得了新進展,科學人才觀深入人心,人才工作合力逐步加強;人才總量不斷擴充,結構和分布不斷優化,“柔性引才”取得突破;人才政策進一步完善,人才體制機制不斷創新;人才基礎工作得到夯實,建立了我州高層次人才信息庫;人才的管理服務意識進一步增強,服務質量和水平不斷提升。從2009年10月起,開始組織編制時間跨度為10年的《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經過多次調研和廣泛征求意見,數易其稿,《黔東南州2010-2020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于2011年1月以黔東南黨發〔2011〕5號文件下發執行。
為激勵我州各條戰線上涌現出來的優秀人才,2010年8月,州委、州政府命名表彰了50名州級拔尖人才;2011年,全州自下而上開展了第二批州管專家評選工作,經過層層篩選,共評選第二批州管專家51名,并在2012年2月28日的全州人才工作會上進行了命名表彰,使我州州管專家總量在第一批21名的基礎上得到了擴充。積極向省推薦第二批省核心專家人選2名、第六批省管專家人選10名,第二屆省青年創新人才獎人選5名。
為擴充人才總量,改善人才隊伍結構,進一步加大人才引進力度,近年來共引進博士12人(含博士后1人),碩士216名。在剛性引進取得明顯成效的同時,“柔性引進”也取得重大突破。2010年7月,我省首個政府主導型的“黔東南州院士專家服務中心”正式成立,有16名兩院院士、23名全國知名專家進駐中心。并充分發揮已建“院士服務中心”的作用,為企業、科研院所對接高層次人才服務,積極支持有條件的企事業單位建立“院士專家工作站”。2011 月10月,凱里學院建立了“院士專家工作站”,有1名中國工程院院士、10名全國知名專家進駐工作站。(張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