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江縣產業扶貧凸顯富民效應
據人民網-貴州頻道 “我種了50畝葛根,長勢都很好。”7月12日,正在葛根地里除草、施肥的榕江縣兩旺鄉兩旺村二組村民唐杰樂呵呵地說。
兩旺鄉是榕江縣最偏僻的鄉鎮之一,當地農民以種植水稻養家糊口。今年初,榕江縣爭取到省財政扶貧資金250萬元,在兩旺鄉開發了5000畝的葛根種植基地,免費給種植戶提供種苗、化肥和種植技術,并成立葛根產業農民合作社,與種植戶簽訂每斤1元的保底回收合同。
在“穩賺不虧”的優惠扶持條件下,葛根種植成為兩旺鄉農民邁向小康生活的“金橋”,種植戶遍及全鄉26個自然寨40個村民小組,覆蓋率達95%以上。兩旺鄉鄉長楊安勇介紹說,按畝產葛根5000斤的最低估算,葛根一項將有2500多萬元分到農民手中。
近年來,榕江縣調整扶貧思路作為扶貧發民的工作重點來抓,實施以整片推進的扶貧項目建設,加大對鄉鎮和片區的扶貧力度,扶貧工作實現了由點到面的轉化。
記者在栽麻鄉大利村看到,一片片荒坡被開墾為梯帶,迎著陽光抽條的獼猴桃藤蔓長勢可人。這是榕江縣投入扶貧資金1000萬元在栽麻鄉大利、小利等村寨打造3000畝紅陽獼猴桃和9000畝油茶綠色產業的一個鏡頭。
據了解,今年該縣扶貧辦還劃撥給榕江縣春暉蔬菜合作社500萬元扶貧資金,用于建設400個反季節蔬菜種植溫棚、1個育苗中心、50盞太陽能殺蟲燈。通過給予化肥、品種等方面補助,帶動忠誠鎮王嶺、安樂、樂鄉和宰章等村寨農戶發展蔬菜露地種植5000畝。此外,還劃撥75萬元扶貧專項資金在興華、計劃、水尾等鄉鎮幫助農戶發展“月亮山香豬”產業。(潘廣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