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因奉獻而精彩——大學生村官手記(組圖)
(“村官”馮廷釗在為香菇種植戶粉碎木料)
(皇妹山村大學生“村官”鄒昌菊在丈量村飲水工程管材)
(野洞村“村官”廖凱軍在為殘疾人養羊戶張祖德講授養殖技術)
青春因奉獻而精彩
——大學生“村官”采訪手記
◎特約記者 潘興隆
隨著一村一名大學生工程的不斷深入,大學生村官已經成為農村建設中的一道特殊風景線,他們將青春和汗水奉獻給了祖國的基層,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近日,筆者隨機對3名黃平縣的大學生“村官”進行了實地采訪。
廖凱軍:村民的期望是我最大的動力
2006年底廖凱軍從貴州民族學院畢業后,在該村從“一村一大”干到“村委會副主任”,這一干就是3年多。
野洞村蒿菜坪組張祖德腿部有殘疾,家中全靠妻子,生活很貧困。去年廖凱軍帶他到凱里培訓,回來他養起了山羊。“現在這40只山羊已經被縣城的幾家飯館訂完了,總收入有2萬8千塊,馬上就到帳。”指著吃料正歡的山羊,張祖德呵呵直笑。三年來,廖凱軍一直積極幫助村民解決實際困難,并幫助村民建起了豬場、制磚廠。
目前,野洞村的烤煙面積已從2007年的750畝1000畝,產值達210萬元,集體經濟收入231萬元上升到483萬元。“這些都有小廖的一份功勞”,村主任姚元松說。
馮廷釗:是鄉親們資助我才有今天
2008年,貴州大學畢業的馮廷釗辭去待遇優厚的工作,回到老家野洞河鄉萬丈村當起了“村官”。他說,是鄉親寨鄰們一分一角資助,他才能得以完成大學學業,自己理應回來。
2008年11月,村民馮斌從廣東務工返鄉后,馮廷釗動員他在本村創辦山羊養殖場。馮廷釗和他一起跑貸款,籌集資金,又協調村民出租土地,在政策和技術上給予大力指導。目前,馮斌的羊養殖規模已到200只,出欄成羊50只,預計收入3萬元。
目前,萬丈村已發展太子參150余畝,林下養雞400只,茶葉110畝,初步測算總收入將達200萬元。新修了南大門通村公路,總籌資200萬元的2處人畜飲水提灌工程已有1處投入使用,村級衛生室、農民健身場等也正在建設中。
鄒昌菊:誰說女子不如男
皇妹山村是平溪鎮最偏遠的一個村,我們從鎮政府迂回婉轉近25公里才達到半山腰上的村寨。初見鄒昌菊,大家著實吃驚這個瘦小的女孩子就是村黨支部書記。
去年2月,鄒昌菊一到皇妹山村任村黨支部書記,就開始修路和通水。爭取到150萬元項目資金后,4個多月的時間里,她一直吃住在村里,協調修路占用村民土地問題。同時建設的還有飲水工程,鄒昌菊與技術人員一道踏勘管線,發放物資、監管施工,預計年前,800多村民將告別吃水肩挑手提的歷史。
鄒昌菊還利用自己的專業特長,幫助村民種植太子參、放養魚苗等。太子參種植戶楊勝光說:“我們相信前景一定是廣闊的,別看小鄒是個女娃娃家,一點也不比男人弱!”
每次鄒昌菊回家總選在趕集天,因為她要在街上開設村務辦公點。一年來,已辦成發放入學通知事務600余件(次),被村民們親切地稱為‘皇妹山村駐鎮辦事處’。
近年來全縣的大學生“村官”和“一村一大”在新農村建設中有效發揮了信息員、宣傳員、協調員、戰斗員的作用,他們的青春年華是精彩的,他們的人生道路必然也是廣闊的。黃平縣委常委、組織部長馬劍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