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哥哥”報名應征西江“榮譽村民”
本港訊 (靳晨 羅茜)雷山西江面向全國征集“榮譽村民”,騰訊“出馬”推波助瀾,讓此事在全國范圍引起了強烈反響。至今仍然在資助5名貴州孩子上學的“山東哥哥”隨剛近日獲知消息,也報名應征。他信心十足地說:我為宣傳貴州、宣傳黔東南、宣傳西江做了不少工作,我最有資格做西江的“榮譽村民”。
“西江紀事”
隨剛說,因為很熱愛貴州,喜歡讀跟貴州有關的東西,因而,很早就知道了“西江”這個浪漫而風雅的地名。
2008年5月12日,他獨自一人來貴州,原計劃要去西江看看,但時間來不及了,只好遺憾離開。
但是,此行之后,他投入了大量時間去搜集貴州的資料,資料中關于西江的新聞報道,他都會用剪刀剪下,張貼在自制的貼報本上,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本厚厚的“西江紀事”。
“我經常把這本‘西江紀事’拿出來看,看著它,就知道西江過去發生的事和現在發生的變化。”
因此,說起西江的事,隨剛是如數家珍。
他說,2006年,一位北京的游客到西江旅游,不小心把包丟在了班車上,乘務員發現后到處尋找這位游客和他的朋友,找到了深夜……與此同時,游客發現包丟了,立即到派出送報案,派出所所長楊啟明聽說后,跟著游客去尋包,跋山涉水找到了拾得錢包的乘務員……
隨剛說,后來,北京游客寫了一封書信到西江致謝,《貴州都市報》在頭版頭條位置發布了這一消息。
“要是這位北京游客知道西江現在要征集‘榮譽村民’,我想他也也會報名應征的。”隨剛說。
隨剛的“西江紀事”搜集到的最新新聞就是西江征集“榮譽村民”的報道。看到該報道之后,他立即在網上報了名。“我很想成為西江的榮譽村民,因為我太熱愛貴州這片神秘的土地。”隨剛說。
舉辦資料展推介西江
到目前為止,隨剛掌握的關于貴州的畫冊、畫報以及光碟等大約有500多冊(張),為此,他兩次在淄博開元文化廣場舉辦個人資料展,向淄博市民推介包括西江在內的貴州風光和民族風情。
在2009年秋季舉辦的一次資料展上,隨剛展出了一幅剛剛到手的關于西江全貌的宣傳畫。
畫面上有小橋、流水,有裊裊的炊煙,有吊腳樓建筑風格的人家,還有翩翩起舞的苗家姑娘……
一位經常在文化廣場跳舞的大媽看到了這幅宣傳畫,十分好奇,問道:小伙子,這畫上的地方在哪里,這么漂亮?
隨剛告訴她,這個地方叫西江千戶苗寨,它在貴州黔東南的雷山縣,整個寨子,由1000多戶苗族同胞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苗寨……
大媽聽了很感興趣,希望隨剛提供些資料給她,讓她好好看看這個神秘的地方。隨剛忍痛割愛,給了大媽一本雷山的旅游畫冊和一張阿幼朵的歌碟。
“我把東西塞給大媽的時候,我讓她不要聲張,要不然,人人跟我要,我那有那么多。大媽聽我這么一說,悄悄接過資料就轉身離開了……”隨剛說。
除了舉辦個人資料展,隨剛還在好朋友中宣傳貴州,宣傳西江。在他的影響之下,淄博市熱心老人高紹水等人也都成了“貴州迷”。
西江是勾魂美女
從2008年至今,隨剛五次來過黔東南,但是,走進西江,則是今年8月份的事情。
當時,在山東濱州媒體的陪同下,隨剛回訪他資助過的貴州孩子。到8月11日,所有的工作議程結束,隨剛便提出到西江走一走,看一看。
當時,他風趣地對濱州媒體記者說了這么一句話:到了凱里不去西江,好比去了北京不到長城,那是非常遺憾的事,我遺憾好幾年了,這次可千萬不要錯過了……
濱州的媒體記者聞言哈哈大笑,于是,大家興高采烈往西江而來。
走進西江后,隨剛花了4個小時的時候游覽西江,每到一處,他都“咔嚓”、“咔嚓”拍攝了大量照片。
當時,有朋友勸他不要拍得太多,要不然,相機卡就沒有空間供他繼續拍攝了,但隨剛聽了不慌不忙。原來,在之前的一天,他早已料到此事,偷偷購買了三張2G的相機卡備用。
隨剛不喝酒,但是中午在西江用餐時,他硬是要喝點米酒。邊喝還邊唱著“米酒香、米酒甜,敬酒的飛歌飄山梁……”
折騰到了8月11日的下午三點,有了幾分醉意的隨剛才紅著臉離開西江,到出口處,他轉身看著西江美景,說:這里真是一位勾魂的美女,把我的魂勾走啦,我還會再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