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千戶苗寨
世界上的苗族人數中國最多,世界上的苗寨西江最大。西江苗寨位于雷山縣東北部,背靠雷公坪,面臨白水河,山環水繞,怡靜清幽,距省城貴陽227公里,距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凱里34公里,距雷山縣城36公里。西江苗寨由平寨、東引、也通、羊排、副提、南貴、也薅、烏嗄、烏仰、兩岔河、皆王、掌卡等12個自然村寨組成,現有1251戶4758人,其中,苗族人口占總人口的99.5%,因此被稱之為“千戶苗寨”。全寨有李、宋、楊、蔣、陳、唐、龍、毛、王、陸、梁、董、顧、吳等姓氏。
西江系苗語“dlib jangl”的音譯,相傳始建于漢文帝時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寨內吊腳木樓依山而建、戶戶緊靠、寨寨相連、鱗次櫛比、氣勢恢宏,是世界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最有觀賞和研究價值的吊腳木樓建筑群。古老的農耕文化,絢麗的服飾,精美的銀飾,原生的歌舞,眾多的節日使西江成為體驗和研究苗族歷史和文化的活化石。西江憑著濃郁厚重的民族文化內涵,1982年被貴州省人民政府列為首批乙類旅游開放區,1987年列為全省東線民族風情旅游點,1992年列為首批貴州省歷史文化名鎮,2007年,西江被列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以西江為代表的雷山縣擁有豐富的苗族文化遺產,苗族鼓藏節、吊腳樓營造技藝、蘆笙制作技藝、銀飾鍛造技藝、苗族刺繡、苗年、銅鼓舞、蘆笙舞、苗族飛歌、織錦、苗族醫藥等11項被列入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另外,西江還獲得中國景觀村落、中國苗族銀飾之鄉、中國鄉村旅游<飛燕獎>暨最佳民俗文化獎、全國農業旅游示范區等多項榮譽。中央軍委副主席徐才厚、國務委員陳至立、中共中央統戰部部長、全國政協副主席杜青林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及著名學者余秋雨、數學家楊樂、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等先后到西江視察、考察和調研。余秋雨先生以“用美麗回答一切”的贊語表達了對西江千戶苗寨的觀感。
西江旅游業在改革開放中悄然興起,2008年初,為了迎接貴州省第三屆旅發大會在西江舉辦,省、州、縣各級政府投入8000多萬元完成朗西公路、觀景臺、西江苗族博物館等20多個建設項目,使西江基礎設施建設和人文景觀得到完善。隨著2008年9月26日貴州省第三屆旅發大會在西江順利召開后,西江對外知名度、美譽度、影響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西江的游客量和旅游收入屢創歷史新高,2007年西江旅游人次僅11.5萬人,2010年西江旅游人次已經達68.95萬人,旅游綜合收入達到2.17億元。
旅游快速發展帶來的示范效應,西江全民自覺參與旅游業的格局基本形成,圍繞以旅游業為龍頭的第三產業門類已由2008年以前的農家樂接待、民族手工藝品加工銷售發展到目前的特色農家樂接待、民族手工藝品、休閑娛樂、文化展示等10多種行業,參與旅游業的農戶達516戶2100余人。旅游業的發展,帶動了食品加工、蔬菜種植及養魚、養豬等產業的發展,拓寬了村民的致富門路,增加了就業收入,西江村村民的年人均純收入已從2007年的1700元增加到2010年的4800元。
根據制定的《西江千戶苗寨民族文化保護評級獎勵辦法》,雷山縣人民政府決定從西江景區門票收入中每年拿出不少于150萬元作為民族文化保護獎勵經費,使全體村民在獲得旅游收益的同時自覺加強搞好民族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
如今,“天下第一苗寨”、“西江千戶苗寨”、“看西江知天下苗寨”等許多美譽使西江千戶苗寨名揚中外,在社會上有了“云南看麗江、貴州看西江”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