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清明祭掃時 綠色“低碳”成主流(組圖)
一束鮮花寄哀思,又到清明祭掃時。4月3日至5日是我國傳統的清明祭掃日,這兩天也將會成為清明祭掃的高峰時期。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祭祀日,每到這一時節,人們都會按照慣例為逝者上墳祭奠。以往在凱里市,上山焚燒紙錢、冥物的現象隨處可見。但近幾年,為了使這一傳統習俗以更加健康、文明的方式表達,營造文明祭祀的社會氛圍,越來越多的市民都選擇了用鮮花的方式代替燒香,既文明又環保。
4月2日,記者在凱里市花鳥市場進行了實地采訪,一條街擺滿了祭祀用的菊花,花色大多以黃色、白色為主。一束菊花一般都在25元—35元價位,根據顧客需要,包裝越大的價位就越高。一家名叫喜紅來的鮮花店老板告訴記者,馬上到清明了,現在大家都選擇文明祭祀,買花的人越來越多,這兩天我們的生意也好得多。
就在記者剛要離開花店時,見到了不少前來買花的顧客。有的還專程開著車前來選花,記者隨即詢問了一位手里捧著一束菊花的楊女士,為什么要選擇買菊花祭奠,楊女士說:“現在都提倡文明祭祀,這樣祭奠既文明又環保,還時尚呀,還不會引起火災,挺好的。”
因為倡導文明祭祀,近兩年焚燒紙錢、冥物的陋習是越來越少了,雖然還有些市民不能接受新的祭祀方式,但鮮花祭祀已經成為清明上墳的主流趨勢。 (李麗娟 凌忠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