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北京樓市成交降近七成 成交均價呈上漲趨勢
據京華時報 據北京房地產交易管理網數據統計顯示,清明節期間(4月3日-5日)北京樓市供需量均大幅下挫。而成交結構的變化,使得成交均價環比同比均呈上漲趨勢。
數據顯示,清明節期間共成交期房商品住宅320套,成交現房商品住宅35套,累計成交355套,環比上月同期減少21.81%,同比去年清明期間減少68.78%。
清明節期間北京僅有1個項目開盤,為老項目后期中國鐵建青秀城,提供房源160套,環比上月同期減少87.04%,同比去年清明期間減少84.54%。
價格方面,亞豪機構統計數據顯示,清明節期間北京市商品住宅成交均價高達27842元/平方米,環比、同比均呈上漲態勢。
-市場分析
調控利空促交易量下降
亞豪機構副總經理任啟鑫分析,近期樓市利空信號不斷,3月底北京公布的年度調控目標中提到了房價要實現“穩中有降”,在其他城市調控目標“漲聲一片”的大背景下,北京獨樹一幟,這無疑加重了購房者對房價下行的預期,再次轉入觀望。另外,清明節期間,人們除了休假和出游,更多的將關注點轉移到了祭祖掃墓等活動上,離京外出的綜合概率要高于其他小長假,這是成交量下滑的假期因素。
成交結構變化促價格上漲
中原地產三級市場總監張大偉分析,成交結構的變化造成均價上漲。清明節期間,成交套數在10套以上的住宅項目僅有3個,分別是中海紫御公館、遠洋·萬和城和首邑溪谷,其成交均價均在2.6萬元/平米以上,尤其是中海紫御公館和遠洋·萬和城位于城區稀缺地段,前者成交均價將近4萬元/平米,后者則將近5萬元/平米,3個項目累計成交量占到了同期商品住宅實際成交量的近三成,大大拉升了清明期間成交價格區間的上移。(記者趙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