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千年樟樹懷“石胎”(組圖)
11月16日,筆者在清水江下游天柱縣甕洞鎮境內看見一棵古老的樟樹,樹蔸腆起個大“肚子”,鼓得十分稀奇。經走訪當地老人得知,原來這棵近千年的樟樹肚里“懷”上了兩塊石碑。
這棵樟樹長在清水江畔尖山村瀉上碼頭邊,離河面約20米,在一片郁郁蔥蔥樹林中,樟樹雖然顯得有些干枯、蒼老,但一枝獨秀,棵樟樹高26米以上,胸圍有5個成人合抱之大。離地3米高左右的主干分長著3個樹枝,靠河邊一面的樹枝已干枯,靠小溪一面的樹枝還長得很茂盛,中間一枝干枯多年后,又長出了新的枝葉。樹下有一塊嘉慶十年的渡船功德碑,現高約50公分。
90歲的胡賢鏡老人介紹說,胡氏族譜記載,胡氏1363年從江西遷到甕洞瀉上定居,有近700年歷史,家譜“三坪四坳”中記載有這棵樟樹。
住在棵樟樹對面的50余歲的村民胡朝成回憶說,兒童時,他看到樟樹腳下,平排立有三塊碑,后來樹子漸漸長大,石碑被慢慢吞噬著,多少年后,靠近樹的那一塊被完全吞噬了,中間的一塊也只能看見約20公分,40年后,兩塊碑都被樟樹完全吞進“肚”里,到現在第三塊也只剩下50公分了,據了解,最外面的這塊石碑原約有80公分高。
這些功德碑,當地人稱萬年碑,主要是記載修路、架橋、修碼頭、渡船等公益事業。碑文被樹子吞沒后,這樟樹成了村民們的護村樹。村民胡朝成說,湘黔十里八鄉的群眾有病痛,特別是小孩夜哭,只要去祭拜這棵樹,祈禱保佑,就平安無事了。他還說,1980年分田下戶,一天夜里吹大風,樟樹斷了一枝,將牛圈壓得稀巴爛,但奇怪的是牛一點不受傷,還沖出去把別人的莊稼吃了。1970年,綠油油的樟樹葉,突然變成淡黃色,漸漸偏紅色,延時三個多月,寨子里的人感到奇怪不安,后來,清水江遭遇了歷史上最大的洪水災害。1996年4月,這棵樟樹又變紅了,村民都說,這回樟樹真的要壞了,可能活不了。過了一個多月,樟樹安然無恙,又漲起了洪水。原來樟樹葉子變紅是告訴預示漲洪水的征兆。
為保護古樹,村里把這蔸樟樹寫進了村規民約,現存像這樣的古樹還有兩棵。 2002年,該樟樹被天柱縣列為二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楊仁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