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政協委員分組討論
2012年2月10日至11日,參加政協黔東南州十一屆一次會議的委員和列席人員圍繞《政府工作報告》進行了分組討論,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楊鳳安委員:職業學院肩負著重要的培訓職責,也有義務對全州農民工進行培訓,通過培訓,能幫助政府解決各方面的人才。建議:能就地培訓建議就地培訓,能就地就業建議就地就業,才能符合我州提出的工業強州、旅游活州的戰略。
梁婭委員:政府工作報告實事求事地總結了過去五年我州的各項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十二項重點工作和十件實事是2012年工作的綱領。建議:在社會福利方面,要認真貫徹執行國發2號文件精神,爭取項目、爭取資金來開展社會福利事業。
吳詠航委員:《社會保障法》如臺后,全州進行了大力宣傳。目前沒有進保的全州編制外錄用人員,人事部門不知如何處理。建議:政府出臺相關配套政策,降低進保門檻,促使用工合法化。
楊秀娟委員:建議:在未來五年內在小學設置多媒體教室;投入資金,分期分批地組織小學教師外出參加學習培訓,提高教師隊伍素質;邊遠地區村級小學優秀教師缺乏,影響了教育教學質量,建議分配優秀教師到邊遠地區支教,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楊 群委員: 建議:對招商引進的企業加強污染治理,保住我們的青山綠水;工業園區建成后,政府要加強與企業的聯系,有計劃的培養勞動力;旅游行業要規范導游詞,做細做好;對特殊崗位教師要減少限制,給學校一定的權利。
李啟發委員:建議將失地農民的保障問題納入政府工作的議事日程,關心關注失地農民。將“雙擁工作”列入政府工作報告中。
李迎春委員建議:州里加大與省、國家對公益性崗位開發政策的支持,穩定現在公益性崗位人員,繼續加大公益性崗位開發;開展“集中住宿式”培訓,不適應農村生產、生活實際,建議開展靈活多樣的培訓形式,推動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的開展,取得實效。
張麗莎委員:目前中、小學校缺乏心理輔導教師,建議匹配專業的心理輔導教師,幫助學生進行心理健康輔導;縣、鄉兩級醫院缺乏醫技人才,群眾難以放心就醫,看病難問題急需解決;廉租房建設應根據需求來建設。
范仲儒委員:建議用于高速公路兩側建筑物面子工程的資金用到急需投入的地方,如農村道路、水利設施等一些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上;農村小學教學樓盡量不要重復建設,以免造成極大的資金浪費。
賀代明委員:關于學前教育:建議盡快解決幼兒園師資緊缺問題。關于九年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優秀教師缺乏,建議制定措施讓優秀教師到薄弱學校支教;優秀校長到薄弱學校代崗;加大基本設備的添置。在普及高中工程中,要妥善解決學生進得來留得住問題;處理好質量與普及的關系、謀生技能與升學的關系。同時建議對“幼兒教育師資緊缺如何解決”、“九年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如何實施”、“普及高中的戰略措施及對策”進行專題調研。
李桂梅委員:每個鄉鎮修建一所公辦幼兒園,雖然國家部分投資了,但余下的大部分資金卻難以解決是一個大問題。
張遠英委員:加強各縣就業培訓中心的基礎設施建設;出臺相關政策,允許將培訓工作進村入戶實施;提高培訓費用;把未能繼續升學的初、高中畢業生作為培訓的重點對象,讓他們掌握一技之長。(張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