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文化藝術、體育和新聞出版界政協委員分組討論
2012年2月10日至11日,參加政協黔東南州十一屆一次會議的委員和列席人員圍繞《政府工作報告》進行了分組討論,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吳仕倫委員:應更加重視維護社會穩定工作,應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建議我州對國發(2012)2號文件的實施方案應盡快出臺,落到實處。
古鵬委員:政府工作報告實事求是地總結五年來的工作,特別是經濟轉型等方面取得大的突破。一是優化結構調整取得明顯突破,尤其是城鎮建設、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招商引資方面及民生問題等都取得了大的突破,同時為下步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二是目標明確,用數字說話,催人奮進。三是關注民生,惠及民生。用改革開放的成果惠及農村學校、低保提高等。建議:好的目標出來后,就是如何抓落實的問題,大的戰略出來后,必須有專門的班子進行分解和用項目來支撐;要把財政做大,一是積極向上爭取,二是做好招商引資,三是自力更生,相關部門要拿出強有力的措施,節拍要比周邊發達地區步子快。
白小青委員:新的一屆政協委員年輕、學歷高、素質高,相信會為我州經濟社會發展作出貢獻。我州城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關注民生等方面取得的成績,是政協委員深入調研,積極撰寫提案被采納后取得的實際效果,是政協委員立下的汗馬功勞。新的政協委員如何履行好職責,是值得探索與創新的問題。如何加強對委員的培訓,要借助上級政協舉辦的培訓班和加大與上級政協的聯系。兩代表一委員入社區進農村的問題,這一新的課題,各專門委員會成立后,更應發揮好各界別的作用。
李輝委員:結合政府今年五年工作建議,建議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視,積極發展文化體育事業;建議把《黔東南攝影》作為黔東南的對外宣傳窗口,并列入財政預算。
吳治國委員:關于政府工作報告今后五年工作,建議把哲學、社會科學、新聞出版列入報告中,并將其作為社會事業發展的重要內容。
張鎮委員:在地方財政收入中,非稅收入所占比重很大,一次性收入所占比重大,給下步財政收入增長帶來較大壓力;一些縣虛增收入,獲得中央轉移支付、財力支持相對下降。園區建設應因地制宜,州里應統籌規劃,突出重點,分類指導,不能一刀切,尤其在考核上。園區建設應慎用BT模式。
白芬委員:文聯隊伍開展活動靠企業贊助,資金困難,活動難以開展,會員也難以推出精品,結合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建議表彰一批優秀文藝人才隊伍,培養一批德才兼備的文化人才隊伍;將活動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對于推進我州民族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具有一定的作用。
陶明喜委員:在文化產業方面,建議:要結合黔東南民族文化和地方民俗,多利用本地民族民俗方面的人才、原生態的東西;影視劇推出黔東南名人要體現黔東南的風情,體現本土文化;對地方作品要有計劃有質量地挖掘。
楊勝胡委員:政府工作報告把房地產培育成為支柱產業不太適當;“三化一創”要作好說明或解釋;對政協委員、人大代表的培訓經費要列入財政預算,才能提高履行的能力和水平。
盤壽瑩委員:旅游是我州的三大戰略之一,一是苗、侗為主的原生態旅游,把榕江的旅游文化景點明確好、規劃好,不能無序的挖掘;全州的旅游總體規劃要抓緊做出來;把黔東南作為旅游大州來打造,城鎮建筑應各有風格和特點;旅游戰略不能空對空,一定要抓好并落到實處。(張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