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人越來越長壽 2010年人均預期壽命達73歲
- 在線投稿 投稿信箱:tougao@qdn.cn 新聞熱線:8222000 投稿QQ:449315
- 時間:2012/2/18 8:52:44 來源:金黔在線-貴州都市報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大幅提高農村患者就醫率
門診醫生為村民診斷病情。 張元斌 攝
2月10日上午11點10分,松桃自治縣盤信鎮衛生院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結算處,村民李興林為父親報銷住院費用——
八百住院費只需自付一百二
2月10日上午10點半左右,記者來到松桃自治縣盤信鎮衛生院。一進大門,門診樓外墻上即有醒目的深藍色大字:免費住院分娩確保母子平安。。
在住院部一樓右墻的“松桃苗族自治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單病種定額付費補償”表格上,記者看到,上百個病種中,“住院分娩”下分列“平產”和“剖宮產”兩項,經新農合定額補償,均無費用支出。
住院部病房內,一位剛生了孩子的年輕媽媽吳書菊淡淡微笑,平靜地躺在病床上,躺在她身旁的孩子睡得正香。孩子的爸爸龍習文,開心地坐在病床邊。
“生孩子還順利吧?是個毛毛(當地苗族語言,指兒子)?”記者問道。
“順產。是個毛毛。”龍習文笑得合不攏嘴。
“恭喜你們啦!順產的話,媽媽今天可以喂奶了?”
“還沒有。”龍習文似乎不太在意,吳書菊有些著急的樣子。
衛生院婦產科醫生晏伍對孩子爸爸說:“要給媽媽多喝湯,湯水足了才有奶水,盡量讓孩子吃母乳。”
“喝什么湯?”龍習文問。
“肉湯啊,雞湯、魚湯等等有營養的湯,多喝。”
龍習文直點頭。
“昨天來住院時有沒有交錢?”記者問。
“交了兩百塊。不過都可以報銷。”龍習文告訴記者,吳書菊懷孕時,村醫鼓勵他們在鄉鎮衛生院住院生孩子,首先是很安全,而且,無論平產還是剖腹產,都免費。
盤信鎮衛生院負責人說,住院分娩無論平產還是剖腹產,村民都不花錢,入院時交的200元是押金,出院時或出院后一定期限,產婦家人可持結婚證、新農合醫療證等相關證件,來衛生院報銷200元錢。
上午11點10分,告別了喜氣洋洋的新生兒父母,記者來到衛生院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結算處,正好有一位盤信鎮盤信村村民來交住院費。
這位村民名叫李興林,他的父親,60多歲的李萬全又一次因心臟方面的問題來住院。父親是年后來的,現在出院了。李興林把自家的戶口簿、新農合醫療證和入院的各種單據復印件交給結算處工作人員,耐心等待。
不到10分鐘,結報單打印出來了。他父親這次住院的總費用是812.24元,新農合可報費用是809.80元,補償金額為688.33元。入院時已交了200元押金,有新農合報銷,自家只需要支付120多塊錢。結賬后,李興林得到醫院70多元的退款。
松桃自治縣從2011年起,對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兒童白血病和先天性心臟病住院、農村五保戶住院、新生兒篩查、兒童健康體檢、精神病在指定醫院治療等7項服務實行全免費。對于惡性腫瘤、慢性腎功能不全透析治療等8種重大疾病,一律按80%的比例報銷,封頂線為30萬元。
2011年,松桃參合農民共有97萬人次獲得新農合補償,年度補償資金1.26億元,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使用率達到92%。
2月10日全天,麻江縣下司鎮中心衛生院,醫生劉浩接診了近70位病人
趕場天門診醫生不午休
2月10日星期五,恰逢麻江縣下司鎮每周一次的趕場日,鎮上人潮涌動,好不熱鬧。
下司中心衛生院的醫護人員無暇去感受這份熱鬧,因為趕場日是他們最忙碌的日子。“大多數村民都會趁趕場的機會來衛生院看病、買藥,就診的人數比平日要多一倍。”下午2點50分,衛生院門診醫生劉浩借著病人測體溫的閑暇向記者介紹。
短短15分鐘時間,劉浩已接診了4位病人,問病情、量血壓、測體溫、做心電圖,忙得不亦樂乎。“其實現在還不是最忙的時候,早上9點到中午1點的那段時間,病人排起了隊,連吃午飯的時間都沒有。”劉浩略顯疲憊地說。
衛生院副院長蔡玉告訴記者,為了方便村民就診,門診在趕場日中午是不休息的,要從早上8點一直忙到下午5點半。
下午4點18分,衛生院二樓病房,下司鎮隆堡村19歲的村民田吉玉因患急性闌尾炎剛做了闌尾切除,手術很成功。
母親李忠秀告訴記者,他們是先到麻江縣醫院做了彩超檢查后才回來做的手術,“衛生院技術可以,再說又離家近,也方便照顧娃兒。”她說。
衛生院院長陸蘭斌插話說:“ 3月份準備添置彩超機,以后有什么檢查就不用跑縣里了。”
“那太好了!”住院的村民們都很高興。
“為了提高醫院的水平和質量,更好地為患者服務,我們在硬件和軟件兩方面都進行了改進。”陸蘭斌向記者介紹,衛生院去年新添置了麻醉呼吸機、電解質分析儀、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血凝儀等大批設備,大大提升了診療水平,“現在,除了一些疑難雜癥,一般的病在我們這兒都能得到解決。”
為了給患者提供方便,衛生院門診大廳安裝了電子顯示屏和休息椅,病房添置了空調和電視。院里的醫生通過到州級以上醫院學習培訓,提升了技術服務水平。村民趙龍成對醫院現在的服務很滿意,“病房的環境比過去好了,就像家一樣,醫生和護士的態度也更認真負責了,心里很踏實。”
陸蘭斌樂呵呵地說:“今年一月份的門診人次和住院人次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30%和50%,病人的投訴少了,群眾滿意度大大提高。”
去年4月,省衛生廳開展“執業醫師下基層”活動,麻醉醫師吳建芝從黔東南州婦幼保健院來到衛生院,她的到來有效緩解了衛生院缺乏執業醫師的困境。吳建芝對衛生院的變化都看在了眼里,“去年來到時候,院里的醫療設備、住院環境都沒現在好,病人也沒這么多。”吳建芝表示,今后愿意一直留在衛生院工作,為當地村民服務。
下午5點25分,門診室基本沒人來了,劉浩揉了揉眼睛和太陽穴收拾東西準備下班,今天他已接診了近70人。“雖然很忙,負擔和壓力也大,但感覺很充實、很開心。”他笑著對記者說。(彭劍 汪鉦軼 張益 王雨 肖慧 張元斌 陳龍 黃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