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各地習俗之貴州黔東南習俗
據中國文物網消息 “敬橋”是黔東南苗族地區(臺江、凱里、黃平等地)一年中最熱鬧的節日,時間在農歷的二月初二。
到了“敬橋”這天,當地苗族不分男女老幼都穿上盛裝前往“敬橋”,兒童穿戴一新,胸前都掛著裝有彩蛋的網袋,堪稱為苗族的“兒童節”。
在敬橋架橋飲宴中,若遇過往行人,首次前來踩橋,認為是吉祥之兆,橋主要留住就餐,熱表款待,并以彩蛋和糯米飯相送。 “橋”分別安置在田頭、水溝或行人道上,也有鋪在路面的方便過往行人行走,歇息修陰積德以求人丁興旺。架設的橋有家庭為單位架的;氏族群眾架的;整個村寨群眾架設的公共橋等三種。“敬橋”以家庭為單位,各有專門的“橋”供祭祀,不能隨意去亂敬某一座“橋”。
“敬橋”必須先架“橋”,凡婚后不育、生女不生男或生男不生女的苗族婦女,可請巫師察看手紋,如確定需要架“橋”求子,便可架“橋”!皹颉钡牟拿赘鶕茉O的地點而定,有用杉樹枋、木板、塊石,木凳。架“橋”請鬼師主持用一尺二寸布(黑白均可)、一元二角錢、五斤米、三尾魚、三個鴨蛋或一只鴨作祭品。在舉行儀式時,巫師口念“祝詞”求神靈保佑,盡早給這家人送孩子來,并使這家兒女滿堂,等等!皹颉奔芎貌⑴e行祭祀后,即結束“架橋”儀式。以后,每逢二月初二都要祭祀一次,在三年內如果生了孩子,即在生小孩后的第三年舉行“圓橋”,以示報恩,以后,連續敬祭。舉行這一儀式時,祭品較架“橋”時使用的祭品貴重一些:如果“架橋”時用蛋,這時則用鴨,“架橋”時用鴨,這時則用一只小豬,以表報答之意。如果三年內沒有生孩子的就仍繼續“敬橋”到生孩子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