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屏文書”納入黔東南重大研究項目
“錦屏文書”又稱“清水江文書”,是指以黔東南州錦屏縣為中心的清水江中下游地區苗、侗族人民長期從事以農林生產為主的社會實踐活動及其生存、發展的社會關系歷史面貌的原始記錄。錦屏文書是中國明清史重要的組成部分,為清水江流域社會變遷、經濟發展、文化樣式、混農林活動、民間協商機制、民族習慣法、木商文化、生態活動、生活形態及清水江600年社會文化變遷提供了重要的活態史料,是國內外難得的保存數量大而集中的重要文獻契約。它記載著西南少數民族地區數百年林業經濟史,價值堪與安徽徽州文書、納西東巴文書相比美。具有極為重要的歷史研究價值,被列入國家重點檔案進行搶救和保護。近年來,中央財政和貴州省級財政共投入近千萬元專項資金,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錦屏文書”搶救保護領導小組及天柱、錦屏、黎平、三穗、劍河5縣檔案局積極開展搶救保護工作。目前,搶救進館的“錦屏文書”已超過10萬份,并開展了修裱、整理等基礎性工作。
“錦屏文書搶救、整理與研究”已列入貴州省民委的“十大推進計劃”和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選題。為保護、傳承和弘揚苗侗民族優秀的文化遺產,促進全州經濟又好又快發展,2012年9月,貴州省黔東南州委州政府決定將“錦屏文書搶救、整理與研究”納入州委、州政府重大戰略研究項目,成立了以州委、州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并由州委辦、州政府辦聯合下發了《關于支持凱里學院競標“清水江文書搶救、整理與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的通知》,要求各有關部門積極協助凱里學院做好“錦屏文書”的搶救、整理和研究工作,并開展將“錦屏文書”申報為“世界記憶名錄”的可行性行方案研究。 (楊榮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