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堅守,祈求用音樂喚醒植物人孩子(圖)
今年2月,隨父母在凱里居住的4歲孩童曾宏博遭遇車禍成了“植物人”,父母從書本中獲得啟示,每天都在他的耳邊播放鋼琴曲,試圖借助音樂的力量將他喚醒。
斑馬線上被撞翻
3月27日下午,記者在黔東南州醫院重癥病房見到了曾宏博,他光著腦袋,眼睛是睜開的,偶爾還看到眼珠子轉動,看起來不像是植物人,但是記者伸手在他眼前晃動了幾下,他沒有任何的反應。
“醫生說這叫‘睜眼昏迷’。”曾宏博的母親張梅說,醫生診斷認為,曾宏博的顱腦損傷嚴重,大腦內出現了積水和血腫。此外,他的左腿骨折了,需要動手術才有可能恢復。
記者還注意到,曾宏博的身體不時抽動,就像抽筋一般。“他可能是很痛苦才出現這樣的反應,嚴重抽動時,全身還會出汗。”張梅說,只有播放音樂和做按摩,他才會安靜些。
張梅告訴記者,2月14日下午,外婆帶著曾宏博和哥哥外出玩耍,下午6時返家時,曾宏博走在最前頭,行至友莊路與迎賓大道交叉處時,他走入了斑馬線。就在這時,一輛轎車從金泉湖方向駛來,將他撞翻在地。
事發后,曾宏博躺在路面上,到處是傷,昏迷不醒。后在路人的幫助下,肇事車駕駛員潘留愛將他送入黔東南州醫院搶救。
凱里市交警大隊認定,潘留愛遇行人正在通過人行橫道時未停車讓行,其行為違反了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關規定,其過錯行為是導致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所以,潘留愛承擔此事故的全部責任。
聽音樂,身體就會停止抽動
進入醫院后,曾宏博一直處于昏迷狀態,變成了“植物人”,醫生把他安排在重癥病房里進行特別護理,家長都不能時時陪在左右。
半月以后,曾宏博才睜開了雙眼,他的母親張梅欣喜異常,以為他醒過來了,但是對他笑他毫無反應,撫摸他,對他說話也沒有反應,完全是毫無意識的狀態。
再說曾宏博昏迷不醒,他的父親曾祥華表面冷靜,但心里卻非常著急。稍有空閑,他就通過上網、看書等手段尋找讓植物人開口說話的“良方”。
在一本很舊的≪知音≫雜志里,曾祥華讀到了這樣的故事:一位善良的丈夫用音樂喚醒了植物人妻子……從中得到啟示,曾祥華決定效仿。再者,他本人酷愛音樂,懂得音樂的力量。
隨后,他通過網絡手段下載了不少鋼琴曲存放在自己的手機里,這些曲子有理查德的≪水邊的阿狄麗娜≫、≪秋日私語≫、≪秘密的庭院≫等。
有時間呆在病房里,曾祥華就會掏出手機,給兒子播放音樂。忙碌時,他就讓妻子照著做。最初,并沒有任何效果,曾宏博躺在病床上,除了抽動,還是抽動,沒有其他的變化。
妻子張梅由此對這種“非常規”治療方式產生了質疑,但曾祥華不愿意就此放棄。在他的堅持下,慢慢地,情況就有了變化,那就是播放音樂時,曾宏博身體不再劇烈抽動,甚至抽動會停止。
為了驗證曾祥華的說法,記者在病房采訪時打開了電腦,并對著曾宏博的耳朵播放音樂,結果他的身體抽動的速度減慢,頭也不再反復搖擺了。
“這說明,他大腦中的部分神經沒有受到損傷,故而對音樂的刺激作用產生了反應。”黔東南州家庭教育學會講師、心理醫生潘思瑋說,但是,如果大腦損傷嚴重,那長期播放音樂就不一定能讓他蘇醒。如果病人只是因過度驚嚇而昏迷,那通過播放音樂就能讓他恢復意識。
除了播放音樂,曾祥華、張梅夫婦還經常給孩子做按摩,這也是讓曾宏博的身體停止抽動的“良方”。此外,張梅還經常說話給兒子“聽”,告訴他一天里發生的新鮮事,還說要帶他去玩…她希望能把兒子“說”醒。
希望肇事司機勇敢擔責
入院至今,曾宏博已花去了12萬的醫療費用。“肇事司機只交納了2萬多元,其余全部是我們家出。”張梅說,所以到目前,為給孩子治傷,他們家已經背負了五萬元左右的債務。
據了解,曾祥華、張梅夫婦來自黃平縣重安鎮清水江村,張梅因沒有工作而無正常的收入,曾祥華早年跑出租車,后來與他人合伙做生意,至今投入的本錢還沒有找回來,所以家里經濟情況并不好。
曾宏博受傷入院后,曾祥華夫婦希望肇事司機勇敢承擔責任。“但是,這位司機從未到病房里探望過孩子,給他電話,有時他掛機,有時說在鄉下借錢,有時手機則處于停機關機狀態。”張梅說。
“我們也不會提出過分的要求,就希望駕駛員勇敢擔當責任,不要躲躲閃閃。”曾祥華說。
在采訪中,記者撥通了肇事司機潘留愛的電話。潘留愛說,他自己是榕江縣新華鄉人,現正在榕江辦事。“這件事我不是不想管,是我拿不出這么多錢來,我的家境不好,該借的我都借了。”潘留愛說,出事至今,他已經拿了4萬元現金交給了醫院,另外保險公司也給了受害人6萬元的賠償。(羅茜)